首页 / /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 章节正文阅读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第237章 湖广的农业实力(2 / 2)

作品:《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湖广熟,天下足」,就是这个时期的真实写照。

    「江南熟,天下足」已成为过去式,却也是一件好事。

    江南的产业红利、贸易活跃、海外白银,带来了古代史上最繁华的江南。也是晚明人才辈出、思想活跃、技术迭起、科学启蒙的经济基础。

    晚明,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好的地方说完了,坏的地方已经悄然到来。

    虽然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在六年后出现,但现在不分南北,粮食价格已经渐渐高昂。

    在河南种小麦的区域,芝麻、蔬菜等依旧是点缀,粮田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更不用说再靠南,水源充沛适合种水稻的地方了。

    粮食真是最核心问题之一啊,这个时代可没有土地被撂荒,中原与湖广能种地的地方都种了,可依旧不够吃。

    不光是人多地少的问题,要立刻提高农业生产力,否则轮回周期率的问题就大了。

    记得徐光启已经在开始总结天下农政了,涉猎非常广泛,还从福建搞了番薯在上海的老家一带试种。

    《农政全书》可以早些问世,自己也要借魏忠贤的权势,将番薯、玉米和土豆加快筛选、适应和推广。

    南阳府这段路一切平静。

    洛阳那边的福王也没派人追过来,看来这位万历最宠爱的儿子,知道天启对他会有防范啊,其实很聪明嘛~

    很快到了南阳府最南端的新野县。

    这就是三国的那个新野,自己也能像刘玄德一样,虽然起步不高,却百折不饶。

    刘玄德可不是演义里那个被文人阉割后爱哭的那个形象,而是非常能打、各地英雄折服、志向如钢铁一般的超级强者。

    王宏宇不学刘备别的,但一定要学会他的百折不挠、失志不逾。

    王宏宇一行晓行夜宿,一路景色优美,仲夏的河南道路两旁的庄家生长茂盛,这里雨量充沛,小寒季的干旱还没有影响到中原。

    这时候河南大面积种植谷子,此时正是谷子拔节的季节,谷子已经快2尺高了,再长大施肥就难操作了。

    此时道路上随时能看见运肥的木轱辘两轮牛车、驴车、独轮手推车、驴驮、人挑,络绎不绝。

    田间地头到处堆积着农家肥,驴骡粪、羊粪、还有茅坑掏出的肥料,还有用黍穰、麦秸在地头焖出的秸秆肥。

    

    王宏宇知道这种焖肥的办法,他前世在网上查过,后世在贵州遵义军民府也见过。这是化肥出现前南方普遍采取的办法。北方因为缺水只能在有水的地方焖肥。

    就是把秸秆破碎、掺上土浇水,然后用泥巴封起来,秸秆发酵产生高温腐烂变质,成为肥料。

    后世的沼气池也是这个道理,只不过后者不用泥巴密封而是用水覆盖,焖得更彻底,秸秆、野草分解成可燃性气体。

    沼气发电、沼气燃料,这些都有可能,而且是越往南越好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