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 章节正文阅读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第246章 简单热闹的集市(2 / 2)

作品:《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卖东西就直接吆喝,价格直接谈,东西卖完了收拾收拾离开,如果是靠路的好位置,还有人盯着位置,赶紧把空出来的好位置抢下来。

    县衙也有税吏对沿着路的摊位收税,收税是先交一个1到3文的摊位费,然后看着成交的情况再收几文钱的税。

    商贩和税吏也没啥矛盾。

    费用还是很低的,商贩如果觉得高了就不进县城的摊位,直接在城外找个靠路的地方自己摆摊。

    税吏和捕快也不是没作为,会帮着震慑小偷、处理纠纷、制止买东西不给钱行为。

    商贩大多数就是普通的农民,攒些货物找个合适时间就来卖东西。个别专门经商的,也是自己骑驴拉车,一车蔬菜、水果都很新鲜。

    大伙都算不上本地人,因为都是异乡来的。大伙又都不算异乡人,因为到了郧阳住下,就能算本地人。

    谁也不欺负排挤谁。

    进了城交税,官吏提供安全和秩序,有安全和秩序,生意才做的起来。

    正好处于一种良好状态。

    由于王宏宇一行是便装突然到访,县里面没有做特别准备,看到的景象比较真实。

    王宏宇买了几个梨子,也跟卖梨的闲谈了几句。

    这里是山地,种植水果很合适。梨子比外面甜,木瓜外面少有,还有葡萄卖到均州、谷城和襄阳则能赚不少钱。

    但是终究种得不多,除了运输和售卖要成本以外,最主要的是粮不够吃。

    山里面地少,好点的地方舍不得种果树,要拿来种地,这样水果终究产得少。

    “那能不能卖水果买粮食?”王宏宇试探着问了一下。

    “小伙子你说笑了~粮食吃得多,又不便宜,水果产得慢,这会饿死人的……”

    王宏宇心里咯噔一下,后世那种大规模果树经营难度很大啊。

    最核心的,就是生产力问题了。

    粮价不便宜,即使是湖广也要10文一斤。

    刚才这几个梨子,8文钱一斤。

    王宏宇有一个朋友,家里种过梨,虽然不是湖广这片,但也很有借鉴意义。

    梨树前5年不结果,之后每年结果,后世育种、防虫、施肥的基础上,每年亩产梨子三四千斤。

    梨子批量售出一斤2元,这个产量在这,当然比价格更便宜点的粮食赚钱。

    明朝能搞吗?

    粮价比水果高,水果又要前几年投入不产出,还没有育种、施肥、杀虫这些科学成果支撑,很难超出种粮的收入。

    然后物流、销售都是痛点,产量高了本地卖不出去,运输到均州、谷城也都要成本,万一超出日常船舶的运输量,又要多花钱……

    这件事光凭自发展会很缓慢,但是王宏宇来了,好日子就要来了。

    郧阳各县中,其余各县都要靠郧县和汉水与襄阳各县联通,独独这个房县与谷城有不小的河流连接,这就是它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