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长安好 / 章节正文阅读

407 此生不事二主(2 / 3)

作品:《长安好

他口中的“后岛”,是他们此战拿来作为后方物资储备的一座隐蔽岛屿。

藤原麻吕寒声道:“回那里的海路,恐怕已经被盛军踏足过了……”

几名部将皆变了脸色,一人道:“后岛所在位置隐蔽,海图之上也甚少载有它的存在,盛军怎么可能探查得到?”

“可是自那里出发,前来运送补给的战船和士兵,曾无端消失过。”藤原麻吕不会忽略这一桩反常至极的事端,他谨慎地道:“此时,决不能贸然回到那里。”

不去接应余部,不能返回后方……那么,在面对盛军的追击之下,他们要何去何从?

藤原麻吕透过处破开了缝隙的船舱,看向前方:“不要忘了,我们为此战曾做了多少准备……附近可供我等立足之地,又岂止一座无名小岛。”

他果断地下达命令:“动身,去往耽罗!”

耽罗受东罗管辖,自耽罗岛往北,快船行上一日,即是东罗国境。

之前金宪英曾说过,至多半月,即可彻底平息内乱,出兵助他伐盛,而今半月之期已过,他大可先在耽罗立足,再让东罗出兵——

围杀大盛主帅,此等荣耀之事,想必金宪英不敢,也没有理由拒绝。

所以,那常岁宁,最好是足够年轻气盛,有足够的胆量率兵追来……只要她敢来,他便敢叫她有来无回!

藤原麻吕结合当下局势,做出了自认风险最小,最有利的选择。

此刻他尚不知,他自认缜密的判断,却始终都在他人掌控之中。

残破的战船依照他的命令行驶着,载着他驶向他战争生涯的落幕之处。

……

同一刻,一艘自东北方向而来的小船,划着暮色,接近了挂有“常”字军旗的船队。

他们带来了一封自东罗而来的文书。

那是十分正式的文书,通常用于小国向宗主国发出书面求援,请求宗主国出兵援助。

其上写有东罗与大盛两国语言,而那写下盛语的隽逸笔迹,是常岁宁稍感眼熟的。

落笔处,为求援者身份名姓,其人乃老东罗王第五子,金承远。

常岁宁借着最后一丝暮色看罢,露出满意笑容。

如此,便合情合理,师出有名。

将文书合上之际,常岁宁道:“元祥,还要麻烦你再去一趟东罗国了。”

此前,耽罗向东罗进贡柑橘之时,元祥扮作使者混在其中,去了东罗国,私下见到了一个人。

之后,元祥并未久留,很快跟上了常岁宁一行人返回江都防线,但在东罗留下了足够的人手帮助对方行事。

此人原本也有自己的本领和势力,亦在筹谋着反击,此次暗中有了常岁宁的允诺,很快便获得了更多对金宪英不满之人的支持。

此刻,东罗王位易主,便只差最后临门一脚了。

这一脚,还得身为宗主国的大盛来踢,才算万无一失。

常岁宁立即着元祥率一万兵力,行近道,赶往东罗,以大盛之名,代为主持大局。

这半月来,在倭军顾及不到的角落里,她已令人在黄水洋的东北海域上,打通了去往东罗的近道,不必再绕去耽罗借道。

常岁宁将那折文书交到元祥手中:“兵贵神速,凡遇阻途者,一概就地诛杀。”

元祥双手接过:“属下遵命!”

这次,可不是去送橘子,而是去摘人头。

但相比前者,元祥自认更擅长后者,毕竟仗不是白打的,兵法不是白读的……给自家大都督长脸的时候又到了!

元祥精神百倍,很快点兵出发。

至此,常岁宁带来的兵力兵分两路,一万随元祥赶赴东罗,另外两万余人,随常岁宁继续追击藤原麻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