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章 对簿公堂(3 / 5)

作品:《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杀人诛心,不外如是!

“知县大人,学生冤枉啊!”可任凭孙志高如何喊冤,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早在宴席当日,孙秀才在盛家老太太宴席之上言词无状,辱骂自己岳父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宥阳,宥阳就那么大一点,传的人尽皆知也用不了多久。

次日,盛家大房的老太太被孙秀才气病了的事情,也早已传了出去,再加之孙秀才平日里在县里从来都是眼高于顶,目中无人。

盛维之所以不是第二天就立马把孙秀才告上公堂,无非是为了等舆论发酵。

虽说本朝对女子不如正史中的明清那般苛责,但女子想要和丈夫和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年头,婆婆刁难媳妇,根本就成不了和离的理由,一个孝字就能把你所有的理由压下去。

儒家讲究三纲五常,盛家既想要让淑兰从孙家那个苦海之中脱离出来,又想保全自家的名声不受损害,免得落得一个仗势欺人的恶名。

可盛维两口子和大老太太想了两年,都没能找出什么合适的理由来。

好在那日品兰提了一嘴,说是既然大家都没办法,干嘛不去问问王重呢?于是乎那日王重就被请到了堂上,便有了这么一个主意,用孝道来压制孙家的一切反制手段。

可光有主意还不够,还得有真实,外人才会相信,盛维本不同意,李氏也主动请缨,可大老太太心疼孙女儿,不愿孙女儿继续在孙家的泥潭里挣扎,当即一锤定音,于是乎王重就给大老太太施了针,用了点小手段,再加上大老太太本身确实被孙志高气到了,愈发的担心淑兰在孙家的日子,一切自然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而且王重离开那日,还特意去拜访了裘知县,请他关照盛家。

裘知县当即便判了孙志高与盛淑兰和离,盛维却说,孙志高无情,盛家不能无义,现在孙家的那座院子,乃是淑兰的陪嫁,盛家本该收回,但念在两家结过亲,且孙家出身贫苦,便将那座院子和城外淑兰陪嫁中的二十亩良田留给孙家,让孙志高继续读书,赡养孙母,也算全了淑兰和孙母的一番婆媳情分。

若是私底下协商,就算是要和淑兰和离,但不从盛家身上咬下来好几块肉,孙志高是绝不会妥协的,奈何这是在公堂之上,盛维这番大度,连裘知县都对他称赞不已,说盛维深明大义,盛家不愧是书香门第,孙志高哪里还敢再说什么,生怕再折腾下去,连现在的院子和那二十亩良田都没有了。

跟着淑兰陪嫁过去的那些女使婆子,小厮家丁们,自然也都跟着淑兰,一道回了盛家。

淑兰回到家时,大老太太和李氏二人拉着淑兰的手,泣不成声,哭作一团。

没几日,盛家就有消息传了出来,说是大老太太的身体已经开始有了好转。

而孙志高,则仍旧同往日一般,日日与人吃酒狎妓,还经常在外头说,什么淑兰嫁给他好几年都没生出孩子,他早就想把淑兰休了云云。

孙志高的本意是想败坏淑兰的名声,顺道给自己找回点面子,可旁人也不都是傻子,怎么会他说什么就信什么。

当然了,那些陪着孙志高吃酒狎妓的,自然都会顺着孙志高的话说,将捧着、供着,毕竟他们还要蹭孙志高的酒饭嫖资呢!

照着孙志高挥霍的速度,不出一个月,盛家没有带走的那些细软钱财,全都要被他挥霍干净。

却说另一头,王重自宥阳离开之后,过了长江,便没有再走水路,而是带着王二喜跟余初二两人,骑着快马,走陆路一路北上。

不过十几日的光景,东京城已经近在咫尺。

“终于到了!”三人勒马而停,看着面前巍峨高耸的城楼,脸上尽皆露出笑容。

“走!”王重翻身下马,拉着缰绳,笑着道:“先回甜水巷!”

虽近傍晚,大街上往来的行人虽较之其余时间少了许多,但仍旧还是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