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荆棘里 / 章节正文阅读

5. 刺(2 / 2)

作品:《荆棘里

但他脸上的笑容却凝滞了。

大家都没想到夏绿能说出这样的话,看到郑影脸色,他们大气都不敢喘。

夏绿没打算收敛,她继续说:“郑影,你们这群人真的很恶心……”

“恶心你?恶心你又怎么样,你还能弄死我?”郑影没有表情的问,声音低沉。

夏绿摇头:“我当然没有那个本事,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都会恨着你。”她仰脸,扫向其他人,“还有他们。”

郑影愣了愣,笑了,果然只有乖乖女说得出这么傻逼的话。

她不会以为“被怨恨”对他有什么杀伤力吧?

郑影想讽刺她什么,刚想开口,她忽然补充:“但我会永远喜欢三哥。”

夏绿吸吸鼻子,轻轻说:“这一点你永远也比不过他。”

郑影屏息了。

女孩的话虽然天真,但好像又正因天真而更伤人。

被厌恶着很多人的坏人讨厌,和被一个对所有人都友好的好人讨厌的感觉,好像的确不同。

郑影盯着她。

女孩长得很乖巧柔弱,漂亮但没有攻击性,看一眼心就软乎乎的,前两次遥遥一见,他眼前一亮。此刻她衣衫不整,脸上有被施暴过的痕迹,瘦弱的身体轻轻颤抖着,偏偏眼里满是愤恨和鄙夷。

她看不上他。

意识到这一点。郑影眼眸暗了暗。

之前的她仅限于惹人注意,现在的她居然让人心动。

很好,他就喜欢征服不屈服于他的一切,何况她还偏偏拿他跟宋璀错比。

他要把她眼里的厌恶抹掉,让她看向他时情真意切,最后献心再献身,啧啧,清纯玉女床上变小骚,想想他都要硬了。

等到她喜欢上自己,他再甩了她,到时候看看宋璀错还要不要这个破烂货。

郑影沉默了半晌才笑,他拍拍她的脸颊:“好,这次我放了你,不过,想想怎么报答我吧。”

他站起来,交代着:“让她走。”

梁濯雪大惊:“影哥……”

“再废话她刚才的下场就是你的。”郑影含笑一瞥。

梁濯雪一激灵,不敢说话了。

夏绿难以置信他居然会放她走,怔愣了两秒,才从地上爬起来。

然后她不敢耽搁,拖着被踩的发麻的小腿,一瘸一拐离开。

短短几米的路,她没有看任何人,但她充满后怕,因为她直觉这个叫郑影的,并不像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

走出体育器材室,她小跑起来,到传达室附近的时候却因为浑身疼痛和惊惧过度而晕倒了。

她最后是被一阵警铃声吵醒的。

睁开眼睛的那瞬间,恰好看到有两位警察走进屋。

她这才发现自己在传达室大爷的小屋里,大爷看到她晕倒在门旁,又浑身是伤衣衫不整,就报了警。

这次出警,来了位女警察,姓黄,夏绿曾经见过。

那是她第二次被施暴。

她们要她在狗吠和□□中选一个模仿,夏绿多了个心眼,故意激怒梁漱冰打她,梁漱冰没忍住动手了,夏绿身上留下了被打的痕迹,她再去告老师,王弘光这次没有置之不理。

但诚如大多数霸凌事件的结局,这次也只能以批评教育告终。

王弘光后来找夏绿专门谈过话,她能感受得到王弘光的关心和诚恳,但他具体说了些什么,夏绿不记得了,也不想记得。

她才是受害者,她求救了,他们救不了她,她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但不会谅解他们的苦衷。

老师们也不该强求一个孩子理解他们,他们掌握着学校最大的权利,却保护不了该保护的人,夏绿觉得蛮可笑的。

即便她明白,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老师,在面对同是未成年的施暴者和受害者时,想必会同样头疼,校园中的霸凌就像是一块黏在头发上的口香糖,你恶心它又弄不掉它。但她还是生气。

于是她报了警。

当时就是这位黄警官出警。

她对夏绿很好,在心理上予以安慰,安抚闻讯赶来的姥姥,又教了她一些防身术。

可那些都不是夏绿想要的。

她想要公平和代价。

可最后哪怕在警徽之下对峙,结局也只不过是惊动家长,让她们赔钱道歉,顶多再拘留三天。

而在她报警的半个月之后,梁家姐妹再次找到她,她们这次没有打她,而是露出关心的语气,问:“听说你姥姥摔伤了,没事吧,年纪大了可不经摔哦。”

夏绿顿时想到昨晚姥姥回家的时候一瘸一拐,半张脸都蹭破了皮,她问怎么了,姥姥说是一群年轻人骑车不注意撞的。她当时没在意,可现在才发现,姥姥是因为她才受伤的。

梁濯雪没有藏着掖着,直白说:“你老实点,你姥姥的日子也好过,是不是?”

于是后来她不再反抗了。

……

黄警官看到夏绿,眼底满是心疼。

夏绿心一酸,冲她笑了笑。

她问夏绿要不要去医院,夏绿说:“不用了,都是皮外伤。”

女警察欲言又止,最后到警局里,给她倒了杯水,拿出药箱帮她简单处理了伤口。

因为夏绿是未成年,做笔录需要叫家长。

夏绿不想惊动姥姥,在只有十几个联系人的通讯录里踌躇了十多分钟,最后硬着头皮关掉通讯录打开q,给一个人打了q电话。

十点多了,她赌一把,如果他没接,她大不了再把姥姥叫过来。

听筒响了一声,夏绿捏紧手机。

响到第三声,那边接起来。

夏绿眼眶里立刻涌出热泪。

他没说话,她哽咽着先开口:“是我,你还记得我吗,我是……”

“说。”他没等她自我介绍。

夏绿压住飙泪的冲动,清了清嗓子说:“能不能来派出所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