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洪武生存指南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26章:冬捕的成绩(3 / 5)

作品:《洪武生存指南

其中问题是,就算不知道食物的热量和营养等等问题,当下百姓也能明白,鱼肉比米饭,同样重量,却更能管饱。

那么,再一个问题。

两月又两旬时间,捕捞8300万斤鱼获,明州营海司的耗费是多少?

奏报同样提及。

现在的明州营海司……准确来说,控制着北到松江南到温州的总计七府的在编渔户,按照朱塬返回之前开展的登记,总计万户, 8岁以上人口为万人。

其中万户总计8岁以上的万人在明州。

而且,这还是应了广州营海分司营海副使吴良的请求,拨付一部分经验丰富的渔民支援各个营海司的结果。

总计万人,这次出海捕捞,出动渔船1300余艘,下海的劳力,其实只有不到5万人。

当然了,不出海的所有人,其实都有功劳。

从造船到织网再到腌制烘烤,乃至后续的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全部平均上来,也相当于每人在不到三月时间创造了担的鱼获产值,这在当下的陆地上,不敢想。

奏报的最后,明州那边还提及下一年度的生产目标:300万担。

春季、夏季和冬季,三季渔汛,每一季100万担。

这是朱塬早前定下的明年整个大明沿海地区的海捕产值上限,现在,只是明州营海司一个,就足以支撑下来。

朱塬还知道,这个数字,其实是相当保守的。

明州那边应该也明白,当下,给出一个不那么高的数字,明年再次超额完成任务,那就又是功绩。

再加上从山东到广东的其他沿海地区逐渐的铺开,朱塬之前定下的10年时间实现2000万担的捕捞目标,或许,激进一些,只需要计划的一半时间就能完成。

2000万担,折合20亿斤,按照朱塬之前确定的全新的1000斤等于1吨比例,是200万吨。

两百万吨的年产,其实也远低于中国沿海至少千万吨级别的渔业潜力。

不过,曾经到后来,那应该是加上了远海捕捞的统计结果,现在,想要去往远海捕鱼还不容易,只能在近海捕捞的情况下,也就不能太激进。

达到年产2000万担,相当于额外为大明贡献了一份粮税收入,朱塬就打算限制下来。

免得竭泽而渔。

这么思考着,轿子已经停在了皇城内奉天门左的东阁前。

朱塬走出轿子,恰好碰到从午门那边赶来的吏部尚书杨宪,看到朱塬,杨宪笑着上前几步,施礼道:“见过平章,平章可是看了明州奏报?”

朱塬点头:“刚看完。”

“不足三月时间,捕鱼83万担,那大海还真真是丰饶呵,”杨宪感慨了一句,又转向朱塬:“说起来,这也都是平章功劳,若无平章提议开拓海洋,咱大明那里能得了这样一份好营生。”

朱塬谦虚道:“想法其实是最不值钱的,关键还是明州那边,大家干得好。”

“平章这就过谦了。”

简单说了几句,见李善长也从午门方向走过来,不管内心里怎么想,表面上还是施礼招呼。

说了几句,李善长先走向会议室,杨宪停了停,与朱塬分开前,看似无意道:“营海司如此惹眼,怕那河泊司,又要有人提起了。”

河泊司?

杨宪不提,朱塬都要忘记这件事。

老朱之前说过,朱塬给否决了。还因此又自己给自己加了一个绰号:朱断财。

断人财路。

这边不等朱塬回答,杨宪已经一拱手,也走向会议室那边。

朱塬又和同样赶来的农部尚书兼营田使康茂才招呼一番,距离巳正还有一点时间,自己先转向东阁这边老朱的书房。

刚进门,正在低头批阅奏章的老朱已经道:“明州奏报,可是看过?”

朱塬施礼后主动拉过自己的专用椅子坐下,说道:“看过了,祖上觉得如何?”

“你早前说那……用10年时间实现2000万担鱼获目标,再创一份大明赋税,俺还不敢全信,”老朱摇着头:“没成想,只是明年,江浙一地,就能有300万担,俺看得出来,这还是保守了的。若是再加上山东、福建和广东,怕是明年,500万担……也都要保守了。如此之下,2000万担,哪里用得着10年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