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章节正文阅读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441章 时移世易(2 / 2)

作品:《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反正如今汉室,已经不怎么担心诸侯作乱了;

    而且曾经为祸关东,甚至是为祸汉家的齐王一脉,如今已经没剩几家不说,剩下的几家加在一起,也没有曾经某一家的庞大势力了。

    得到刘胜的恩允,刘德顿时喜出望外,当即便动身去了齐地。

    听说刘德到了齐地,齐王刘寿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可碍于礼数,还是派人去迎接刘德。

    结果迎接刘德的齐王使者等了半天,才等来刘德一句‘我先去求书,等忙完了再找齐王喝酒’·······

    驳了齐王的面子倒还在其次,此事真正精彩的地方,在刘德求书的过程。

    ——那几十根竹条,刘德想要;

    但人家老儒根本不给。

    结果怎么样呢?

    刘德豪掷千金,只为得到那大儒的允诺:借那些竹条抄录一下,便将原件还给老儒,刘德只带自己亲手抄录的拓抄般走。

    如此好事,那大儒也没有再拒绝,只是将那些竹条借出去两炷香的功夫,就创收高达千金。

    刘德却丝毫没有把钱当钱,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又飞速朝着自己的河间国驶去;

    途中,也没忘再派人告诉齐王刘寿:这次来的太着急,忘记带礼物了,下次再来齐地拜访齐王······

    刘胜能说什么?

    只能说精彩!

    只能说这位二哥,自打老大刘荣错失了皇位之后,就彻底变成了文青、文物典籍保护的急先锋!

    而对于这些事,刘德的解释是:朝闻道,夕死可也······

    无奈的摇摇头,将目光从老二刘德身上移开,看到四哥刘余的那一刻,刘胜的面上便瞬时涌上一抹由衷的温暖笑意。

    过去这些年,兄弟众人当中发生的变化,最让刘胜感到高兴地,便是刘余改掉了自己说话口吃的毛病。

    曾几何时,对于这位期期艾艾的兄长,兄弟众人都感到无比的同情;

    而现在,刘胜由衷的为这位哥哥感到高兴。

    哪怕这位兄长声厉色马,喜养狗马,又或是差点用一手‘古文尚书’的千古骗局,将整个天下骗得团团转。

    看到四哥刘余,刘胜都难忍笑意涌上面庞,在看到五哥刘非时,那就更不用多提了。

    ——刘胜就差没把嘴角咧到耳后,哈哈大笑着走上前去,和五哥刘非勾肩搭背了!

    只是过去了这么多年,江都王刘非也已经长成了丈夫。

    不单是身材长成了大丈夫,头脑也着实有了不小的精进。

    刘胜很确定:刘非现在非常兴奋;

    但如今的刘非,已经能压下这种兴奋,勉强保持住一个‘宗亲诸侯’所应有的稳重形象了。

    再到六哥刘发,虽还有些唯唯诺诺,但也有了些永远不会在刘胜面前表露出来的王者风范;

    七哥刘彭祖明显有些郁闷,但也学会了不再把情绪写在脸上;

    八哥刘端,不说旁的:人家至少来了,这就是个大的不能再大的进步······

    “过去这些年,总是听人说起诸位兄长,却根本没有机会亲眼见到。”

    “——想要见诸位兄长来朝,朝中诸公每次都以‘太祖高皇帝制:诸侯王三年一朝’来说事;”

    “想要亲自去关东看看,又实在是抽不开身,也找不到东巡的理由。”

    “今日,不妨就由各位兄长说说:过去这些年,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吧?”

    “也好让我这个被囚禁在未央宫的金丝雀听听:诸兄长这些年,都过得怎么样······”

    略带自嘲的一段开场白,只惹得刘余、刘非二人一阵礼貌轻笑,刘荣、刘德二人下意识将目光移向别处;

    又静默片刻,方由刘荣率先开口,开始对刘胜做起了汇报。

    “承蒙陛下圣恩:臣的长子,已经过了六岁······”

    “过去这几年,臣便同此子形影不离,以身作则,教此子为臣、为王之道。”

    “此来长安,正要以此间事禀奏陛下,请陛下、太皇太后、太后诏立王世子,以安我临江国宗庙······”

    刘荣作为先帝长子,如今已经年近二十八;

    在这个男子十来岁定亲、十四五成家的时代,刘荣二十多岁才有了第一个子嗣,已经算得上的‘晚婚晚育’。

    如今,刘荣的长子年满六岁,已经度过了脆弱的少年时期,刘荣请求立世子,也完全是正常的事。

    “大哥此来长安,当也是将爱子带在身边了?”

    含笑一问,待刘荣缓缓点下头,刘胜自也没有多为难。

    “等过几日,送去给皇族母看看吧。”

    “——总不能连曾祖母、太皇太后的脸都没见过,就坐我汉家的王世子?”

    “待拜见过皇祖母,大哥再同皇祖母提起此事,皇祖母,也断不会不答应。”

    虽然曾经的王太子,已经被先帝刘启在吴楚之乱后改成了‘王世子’,但除了这个称呼降格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和过去无忧不同。

    无论是曾经的王太子,还是如今的王世子,本质上都是宗亲诸侯的王储。

    而册立王储,当然不是诸侯自己颁王诏册立,而是应当由东宫太后颁懿旨册立。

    刘胜此番提醒,自也就是题中应有之理了。

    “其母何人?”

    刘胜也没忘记问及那位准王世子的出身;

    “良家子,燕人,氏张······”

    刘荣的回答,也足够让刘胜感到满意。

    “既然大哥都已经有了子嗣,其余几位兄长,当也不至于仍孑然一身?”

    “嗯?”

    “二哥平日里忙些,倒还好说;”

    “四哥、五哥,想来就算没有儿女成群,也至少儿女双全了吧?”

    “啊五哥?”

    说话的功夫,刘胜的语气又再次不正经起来,望向江都王刘非的目光,更是一阵挤眉弄眼。

    而在刘胜这番话道出口之后,众人望向刘胜的目光,却不约而同的带上了同样一抹古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