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起明末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五十六章:狼烟(3 / 3)

作品:《风起明末

现在有三千明国的骑兵进入城中,济南城只怕是……

谭泰神色阴沉,没有再关注济南城的战局,而是转头往向西北。

进攻济南的计划已经失败,谭泰很清楚眼下的情况。

在西北方的明国大军只不过是诱饵罢了,就像是山林之间猎人为了引诱猎物放下的饵料。

以大军作为诱饵引诱他们主力去进攻,分散兵力。

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掉以轻心,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西北方,从而忽略其他的方向。

而他们也确实中了计,他们大部分的心神都集中在西北方来势汹汹驰援济南的明国大军,另外一部分的心神则是放在了济南城上,其他地方反而是放松了警惕

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其他方向可能会出现敌军,原本应该散布在营地外围的侦骑,也因为进攻济南城的战事吃紧也被抽调了大半。

济南城四面,东面的力量最为薄弱,而这一弱点也被明国的军队抓住了。

明国的主将现在达成了他们的目的——将一支精兵送入济南城中协防。

“鸣金,收兵。”

谭泰抬起了右手握着的马鞭,他没有再下令进攻,而是直接下达了鸣金收兵的命令。

明军如此大张旗鼓甚至不惜为主力为饵来保证计划推行的顺利。

这支入城的明国骑兵绝对都是挑选出来的精兵,领兵的将领也是明国将校之中的翘楚。

“传达消息给奉义大将军,有一支三千人规模的明国精骑突破济南东面的营地进入了济南城中,我等攻城受挫……”

谭泰紧握着马鞭,因为用力他的关节甚至都已经发白。

他不想承认失败,但是失败却已经成为了事实,并不会因为他的意志而发生改变。

先行进入济南城,掳掠德王府资产的美梦泡了汤。

进攻济南九个日夜,损兵折将却没有换来任何的收获,甚至还要背负罪责。

而更为糟糕的事,原本没有攻下济南城,需要负主要责任的应该是统领大军的多尔衮。

但是就在几日前多尔衮带领两白旗前去拦截明国的援军,指挥军队进攻济南的是他。

没有提防到明军的援军会从东面突然到来的人也是他。

没有能够及时攻破济南城,放任明国的军队进入济南城,导致功亏一篑的人,也是他……

纵使他有再多的理由,无数的借口,但是输了就输了,没有成功就是没有成功。

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一切的过程都并不重要。

……

多尔衮站在望台之上,紧蹙着眉宇。

视野之中,明军左右两翼的骑兵散布开来,隔绝了战场。

明国的军队正犹如落潮一般向着大清河北的营地之中急速的退却而去,明军阵中原本沉寂多时的火炮再度发出了怒吼。

连珠的炮弹,来往奔驰的骑军,阻碍了他麾下军队的追击。

明军鸣金收兵没有丝毫的征兆,一切的发生都只是在转瞬之间。

多尔衮眉头紧蹙,身后传来的嘈杂声响打断了他的思绪。

当多尔衮回头看向身后之时,从东南济南城方向三道袅袅升起升起的狼烟将他的身形定格在了原地。

看着伴随着那三道伴随着北风飘摇的浓厚烟尘,多尔衮的心也随之坠入了谷底。

他没有和谭泰约定过狼烟传信,用狼烟的绝对不是谭泰,只会是明军,济南绝对有变!

那飘扬之上的狼烟,肯定是明军所升起的信号。

明国大军突然鸣金收兵撤往泺口镇的原因,正是因为看到了那三道从济南升起的狼烟。

多尔衮面色惨白,事到如今他如何还不明白,这是明军的声东击西之计!

三国演义里,曹操用声东击西之计进攻张绣,被贾诩识破以致于功败垂成。

而他的身侧却没有贾诩这般的人物,没有能够识破明军的计划。

“孙传庭……”

多尔衮喉头微甜,只感觉有什么东西堵在咽喉处……

……

《淮南子·兵略训》:

“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

“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