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美娱1982 / 章节正文阅读

第66章:我习惯站在人多的那边(1 / 2)

作品:《美娱1982

享用美食的同时,汤米从赫伯特这位华纳的董事会副主席口中,顺便听了一段好莱坞过往趣闻。

在外界眼中,好莱坞充满自由,包容,明星云集,拥有大大小小数百家电影公司,无数怀揣明星梦的男男女女的电影艺术圣地。

但在真正的好莱坞大亨眼中,这里没有那么拥挤,甚至没有六大公司,只有两大集团。

按照很多商业杂志所言,好莱坞如今的六大公司分别是环球,华纳,派拉蒙,哥伦比亚,福克斯。

除了前五个,第六名则有不同意见,一些杂志把迪士尼称为第六家大型电影公司,另一些则坚持认为米高梅才该名列六大之中。

之所以第六名有争议,主要是因为迪士尼的片库体量无论比起来前五家还是米高梅,都小了不少,而且电影产量偏低,品类单一,主要集中在卡通电影。

至于默片时代大名鼎鼎的米高梅,如今甚至连入围第六名都被质疑,则是因为米高梅自家片库都已经被CNN买下,米高梅如今就算是想重新上映之前拍摄的电影,都需要去找CNN的老板小特纳获取授权。

当然,是六大也好,七大也好,总之,在外界看来,好莱坞电影业的真正BOSS就是这些巨头,铁板一块,无懈可击,经常抱团游说某些利益相关的法案,又或者集体上阵与其他试图把手伸进好莱坞的资本家大打出手。

但实际上,这些大公司可以笼统划分为两派,华纳,迪士尼,米高梅三家的关系极为紧密,而这个小团体中,华纳算是这个团体的盟主。

另一派,则是派拉蒙,环球以及福克斯,已经无所谓谁是盟主,因为派拉蒙和福克斯算是接受同一个大佬巴里-迪勒的指挥,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两大制片巨头共享一位总裁。

其实还有哥伦比亚公司,它本该算作派拉蒙一派的成员,毕竟现任总裁道恩-斯蒂尔也出身派拉蒙的迪勒帮,不过几年前这家公司就已经算是自成一派,无心与其他电影公司进行商业竞争,而两大集团对哥伦比亚公司也都怀有特殊的情感,所以哥伦比亚公司算是中立者。

之所以无心与其他电影公司竞争,自然是因为整个哥伦比亚公司从上至下所有犹太高管,自1982年开始至今,就专注一件事,那就是薅人傻钱多的外行老板可口可乐集团的羊毛,成功做到了可口可乐持有哥伦比亚影业七年,亏掉十六亿美元的傲然战绩。

可口可乐搞不清楚,为什么哥伦比亚明明每年都有几部票房看起来不错的电影,可是却在计算盈利时能出现负增长这种操作。

当然,可口可乐集团不是白痴,他们当然意识到,哥伦比亚公司的高管们在吞属于自己的钱,所以,他们决定大清洗,找新的人来接手,于是就出现了哥伦比亚影业在七年时间内,高级管理层进行了六次大清洗。

每一次都是从其他电影公司挖来的精英人才,每一个在加盟哥伦比亚影业之前都具有点石成金的本领,可是一旦接手哥伦比亚,马上就变成只懂亏钱的智障,制定出的公司战略让可口可乐这个只懂卖汽水的都忍不住皱眉。

总之这次收购,让可口可乐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它能在全世界赚钱,唯独在好莱坞除外。

而且清洗毫无作用,无论是从英国还是其他国家找来的高管,来了好莱坞,照样束手无策,一旦敢坏规矩,马上爆出各种花边丑闻被迫辞职。

这让可口可乐,见识到了好莱坞的厉害。

可口可乐只能在股东大会上安慰自家的股东,至少十六亿美元也不算毫无收获,在持有哥伦比亚公司的七年中,哥伦比亚出品的所有电影中都有可口可乐的广告植入,这十六亿可以算作广告支出。

实际上,其他五家公司的高管也都间接参与了哥伦比亚公司这场长达七年的饕餮盛宴,不然哥伦比亚公司清洗六次,哪有那么多熟悉好莱坞业界的管理人才能填充进来?

所以哥伦比亚影业虽然赔钱,但却始终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动不动就被其他五家公司公认为好莱坞第一大电影公司,这个名头也让苦于在美国没有知名度的日本索尼集团非常心动,正接触哥伦比亚影业,准备收购对方。

可以说,哥伦比亚影业在好莱坞,如同闲云野鹤,地位超然,算是被其他公司捧起来的好莱坞名誉盟主。

剩下的五大公司则是真正搅动好莱坞风云的存在,两派双方就如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两大家族,斗的死去活来。

华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犹太人史蒂夫-罗斯,1969年用四亿美元收购差点关门大吉的华纳影业那一天开始,就成了派拉蒙影业的眼中钉,因为他的介入,让派拉蒙想要低价吞食华纳的计划流产。

而当时策划吞食华纳影业的派拉蒙副总裁巴里-迪勒,如今已经是福克斯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默多克集团在美国所有涉及影视的业务都由这个来自波兰的犹太人负责。

当初默多克进军美国影视业,第一选择并非是福克斯,而是华纳,之所以把目标定为华纳,主要是巴里-迪勒想要一雪1969年收购华纳失败的当年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