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玄德 / 章节正文阅读

六百九十四 大汉拒绝摆烂(1 / 5)

作品:《玄德

刘备很清楚,经过他多年的努力,朝廷内能办事、愿意办事的官员数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眼下,还是有很多尸位素餐的家伙正在滥竽充数。

这样的情况一日不改变,大汉就一日不能真正的挽回局面。

而这一点,他早在凉州就发现了,所以他在凉州改革了原本的上计制度,执行了一套定时定量淘汰不合格官员的制度,对于无法完成既定任务的官员执行淘汰制度,罢黜他们的官位,换有能力的人上。

上计制度是个不错的制度,从战国时秦国、魏国就开始执行了,秦汉进一步革新该制度。

郡国每一年度都要向朝廷上报户籍财政、治狱惩盗、宗室名籍、边戍状况、地理行政、劝课农桑等方面的讯息,每一年度都要更新情况,然后由朝廷评断,一般以迁、降、转、徙、出入、迁补六种方式作为赏罚方式。

本质上,这也是一种KPI,只是没有具体的达标线和危险线,虽然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发生,但整体来说对地方依然有较强的震慑力度。

只不过随着皇权的逐渐衰微和皇帝执政能力的下降,上计制度的威慑力也在不断的衰减。

西汉最初的时候,由皇帝亲自接受郡国官员的上计,亲自处理,震慑力度极大。

东汉最初由大司徒负责,到后来,逐渐变成了尚书台尚书负责,尚书台上书的品级不过六百石,对于地方的震慑力度比较小,而这种变化,也显示出了中央朝廷的逐渐无力。

到刘备当初在尚书台实习的时候,卢植就指出,上计制度渐渐流于表面,郡国官府的上报和朝廷的审核日趋形式化,失去了上计制度原本该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