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明珠在匣 / 章节正文阅读

出征(1 / 2)

作品:《明珠在匣

五日后,宁国公启程回幽州,卫明姝随沈轩将宁国公送至城外。

北侧官道上,随宁国公回京的队伍整装待发,宁国公身正向二人叮嘱着什么。

沈正忠年过半百,却是老骥伏枥,依旧戎装在身,依稀可见当年神采。

“行了,你们就送到这儿吧。”

“舅公一路多加小心,我和郎君以后常写些信给您。”

“唉,还是你孝顺些。”沈正忠看着这个儿媳,怎么看都觉得称心如意,转而又瞥向沈轩,“你就不想再同我说几句?”

沈轩只觉大可不必,幽州相比凉州官道畅通,书信来往方便,更何况又不是以后见不到。

他惜字如金道:“一路多保重。”

沈正忠似是见怪不怪他这幅德行,“你万事就多听听你媳妇的,她比你脑子灵光些。”

沈正忠说完便不再去理会儿子,很快又换了副笑脸,指了指沈轩,向卫明姝交代着,“要是这小子欺负你不听你话,你打他就成了,使劲打,他皮实,耐打。”

卫明姝温婉地笑着,“舅公说笑了。”

这也就是舅公说说。

她哪敢打他啊。

沈正忠又看了眼两人,利落地翻身上马,“都回去吧,天也还挺凉的。”

他没有再回头看二人,拍马行至队首。

“开拔!”

一声令下,远处军旗翻动,队伍开始向前缓缓移动,马蹄车轮声纷乱错杂,扬起阵阵尘土。

卫明姝很少来这北侧的城门。

大黎江南一带商贸最为发达,商人多顺运河来到长安,来往商队也常从东城门出入。

安平侯府在京城也有些生意,再加上她自己的药铺,卫明姝便常在东城门迎商队入城。

因着东城门商队繁多,官道也铺设的更加平整些。相比之下,北侧城墙比东侧矮了许多,官道狭窄,两旁杂草丛生,随风而摆,略显萧条。

但这京城北侧视野却更加开阔,官道延伸至天际,远处崇山巍然屹立,广袤无垠。

卫明姝望着延绵不绝的官道,微微出神。

“回去吧。”一向沉稳的声音自身旁响起。

卫明姝又看了眼已经远去的队伍,此时晨光熹微,夹带着清晨的一缕微风而过,虽已夏至,卫明姝仍披了件薄锦披肩。

在外头站得久了些,她的鼻尖已经有些泛凉,身旁的温暖却在这时覆上她冰冷的双手,十指相扣。

卫明姝已经习惯了这般,他似乎格外喜欢执着她的手。

“嗯。”她点了点头,头上步摇轻轻摆动,随身旁之人漫步在官道上。

“郎君,过些日子,你还会回北境吗?”

“应当是。”沈轩偏头看了看她,“明珠可愿随我同去?”

“自然。”卫明姝遥想了片刻,眼中带了些光亮,“郎君,北境是什么样子啊。”

沈轩似有些意外,她嫁进来后似不曾同他主动说这些闲事。

“北境啊,和京城很不一样,明珠去了便知道了。”沈轩不知为何在她眼神中看出了些少有的期待,便接着说道:“北境那边草原辽阔,遍地可见成群的牛羊。”

“遍地的牛羊?”卫明姝听得认真。

“嗯,北境民多游牧,服饰穿着也与中原大为不同。”说到此,沈轩似是有些顾虑“就是天有些冷。”

卫明姝轻笑:“那倒是不妨事,多加些衣裳就好。”

“郎君后日可是要上朝去了?”

“嗯。”沈轩答着,“过一阵,可能要去趟徐州。”

“徐州?太子不是才从徐州回来?”

沈轩听到这话,胸口不知为何有些沉闷,不禁将她的手又握紧了些,却仍是耐心说道:“徐州涝灾,山洪遍野,流寇四起,徐州自顾不暇,朝廷派兵剿匪镇压。”

卫明姝脚下步子微顿,随即整理好心绪,“那郎君何日启程?”

“七日之后。”

——————

沈轩出远门那日,她不到卯时便随他起身,此时天还没完全亮。

卫明姝也是第一次替男人打点行囊。

自她懂事以来,卫直便一直负伤留在京城,从未出征过,甚至连远门都少出,她也从未给自家阿耶打点过这些。

她利索地披上外裳,自己简单盘了个髻,便向衣柜走去。

沈轩看着她忙前忙后的身影道:“明珠接着睡,我自己收拾就好。”

从前行军他也不需要别人来打点,一向都是自己来。

他也不太习惯别人伺候他这些。

“我送郎君出门之后再睡也不迟。郎君换套新的里衣吧,听我阿娘说,出征之前换一套寓意吉利。”

说着,卫明姝已经拿着一套崭新的里衣走了回来,她的头发只松松那一根木簪挽着,几缕发丝还微垂在耳边,显得有些慵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