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2 / 3)

作品:《定河山

听到汇报,黄琼与范剑对视一眼,几乎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范剑沉默了一下之后道:“王爷,有些不对劲。景王那边之前动作拖拖拉拉,现在动作却如此的迅速。从正式发布那张文告到今儿才三天,便赶了二百多里的路,从郑州感到虎牢关,他的真实心思究竟如何?”

对于范剑的心思,黄琼摇了摇头道:“管他怎么想的,咱们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这一仗打赢了,干净利落的消灭了叛军,我们就什么都知道了。至于现在,先全力做好应战准备。想那么多干什么?”

说罢,黄琼转过身命令一同上来的那位同知,以及他带着的二百将士,立即将这六门大将军炮重新运回东关。已经运到城头上的**,也一并全部都运过去。自己则带着范剑以及刘虎一行人,快速的向东关方向赶了过去。

就在黄琼刚刚赶到东关的时候,城下已经出现了部分叛军的骑兵。尽管数量不多,也只有五六百人。但这些骑兵却是认定城内不敢出城应战一般,在城下很是耀武扬威一番。而让在东关的赵无妨惊讶的是,这些骑兵使用的战马,居然是上好的契丹马。

要知道,契丹马在大齐并不是作为骑兵的主要战马使用。大齐的骑兵,还是以党项马和吐谷浑马为主。军中契丹马也有一定的数量,但主要是在燕山府边军使用。其余边军,使用的数量不多。大齐各个马场,也只有燕山府周边的几个马场,有部分契丹马驯养。

而叛军眼下使用的契丹马,一看就是战马,而绝对不是民间驾辕的驽马。这些上好契丹马,从哪里搞来就很让赵无妨有些意外。除非是从燕山府马场搞来的契丹马,否则唯一的可能就是从北辽走私过来的。可北辽对军马的出口,向来管制业是极其严格的。

尽管大齐本身并不缺乏战马,但北辽对大齐马匹出口,依旧严厉禁止。因为北辽的骑兵标配是三匹战马,而大齐的骑兵尽管不缺马。但汉人毕竟不像北辽那样,是游牧民族出身,不可能像北辽那样配备三匹战马。

这也是大齐对北辽入寇的反击,始终只能止步外长城一线二百里左右,始终无法深入北辽腹地的主要原因。除了补给困难之外。战马配备达不到辽军骑兵数量,持续作战能力不如辽军,也制约了大齐向北进攻。

当然,这也是与大齐国力与北辽国力对比有关系。在加上西面的回鹘、吐蕃,南面的安南多次入寇,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大齐的精力。但骑兵之间的对决,马匹的数量依然是一个关键因素。不缺马,并不意味着可以像游牧民族那样,马匹超编的配备。

叛军配备了这么多的契丹良马,想要从北辽走私过来,也是需要大量心血和财物的。不仅北辽那边出关就需要相当的人脉,单就进入大齐之后。经河北路诸关口,在运到郑州附近,这沿途不算是马匹的饲料。单就打通各个关节,便需要大量的钱物。

这么多战马、不是驽马景王,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景王居然为这些叛军,花费了如此大的心血,不能不让人震惊。对于单纯只想着战场上事物的赵无妨来说,对叛军的战斗力也许需要重新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