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决之道(2 / 3)

作品:《定河山

只可以,不仅那些口口声声所谓不与民争利,根子上却是不与自己争利的官员会坚决反对。自己那位还是很爱惜自己羽毛的皇帝老子,估计很难接受这种的观念。想想也是,几百年后那位只实行了第一点的皇帝,都被骂了一个半死。

以自己那位皇帝老子的精明,又岂会看不明白这其中的道道?可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任凭皇帝再精明、再能干,没有钱也是没用的。就算眼下天下太平,既没有反贼作乱,也没有外敌入侵。可这养兵、赈灾、河工,还有陵庙的修缮和官员的俸禄,那一样不要钱?

一直站在窗前良久,黄琼才搓了搓被寒风吹得有些冻僵的脸。将窗子重新关好后,返回自己的书案,只是那道原本要写奏折,却是最终还是没有动笔。他决定,还是先看看皇帝那边,与桂林郡王府交涉的情况再说。

虽说黄琼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上书,但有一点他还真没有说错。在得知英王府拿出了大笔的粮食与冬衣,接济外城无衣无粮的流民之后。内城原本只是做做样子的各家府邸,这施粥的力度一下子大了起来。原本稀得能照出人影来的稀粥,一下子粘稠了不少。

捐赠的冬衣数量,也一下子多了几倍。有些对朝中局势敏感一些的权贵府邸,还派人从流民区招了不少原本自家根本用不到的工。原本除了少量施粥之外,基本上无动于衷的京兆府。也行动火速起来,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从流民区招了大批人清扫城内积雪。

也许是想要表面支持黄琼的态度,永王这次更加的大方。在听说英王府足足拿出了四千贯的粮食与冬衣之后,永王府当天就动了起来。不仅在原有一千贯的粮食和冬衣上,又足足拿出两千贯的粮食和冬衣,还组织了流民中有一些手艺的人,将外城被雪压垮的破屋修了修。

虽说不可能修的便是太好,可至少将那些被雪压垮房顶,都修缮了一下,让那些破败的房子勉强都能住人了。这一点,倒是让黄琼有些感到意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永王居然如此的细心。只是后来黄琼才听说,这事与永王就无关,都是自己那位未来七嫂张罗的。

原本按照永王那种懒得去琢磨的心思,直接将钱发给流民就算了。但黄琼的那位七嫂,却是坚决不同意。别看永王在别的地方花钱,这位未来的永王妃控制的不是一般严。但在这件事情上,黄琼的这位七嫂可谓支持得紧。

不仅将钱都换成了粮食,将永王府奴才去年的冬衣都拿了出来。甚至还拿出了自己一部分嫁妆,并组织了自己一些手帕交将体己钱拿出来,一并的都添置到了里面。这次修缮房子的主意,也是黄琼这位七嫂想到的。这让黄琼无疑对自己这位七嫂,更是高看了一眼。

在黄琼与永王的带动之下,城内的各家王府除了宋王府,依旧一毛不拔之外。其余的倒也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就连那位一向只进不出,靠着生孩子的办法从皇帝那里骗赏赐的沈王,居然也大方的拿出了一千贯的粮食与冬衣发放。

至于黄琼的那位未来岳父,在听到诸皇子都动了起来之后,倒也做的没有太过于吝啬。也拿出了几千贯的钱,购买粮食与冬衣派人施舍。只不过黄琼的这位岳父,在这一点上做的很聪明。桂林郡王府拿出的钱物,并未超过诸皇子的数量,更没有超过英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