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六十五章 党项人的七大恨(2 / 4)

作品:《定河山

不能不说这个家伙,唇舌相当的厉害。在其起兵之初,其通过大肆联姻方式,虽说结通灵州,甚至整个宁夏府的党项诸部。但毕竟起兵造反一事,不是任何人都敢做的。诸部族长,大多刻处在观望的姿态。但这个家伙一番鼓动唇色,却首先让灵州境内的党项诸部归附。

在其攻占宁夏府之后,进而整个宁夏府境内党项诸部,男女丁口十余万几乎尽数归附。其实朝廷这些年,虽说对党项人不断的分化瓦解。党项各部族长除了一个世袭的虚职之外,即便是对自己部族的民众也没有了治理权。但朝廷却是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历史遗留问题。

党项人以往,历来都是以部族的形势,大小事情由各部族长管辖。千百年传下来的传统,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朝廷虽说剥夺了这些党项族长的实权,让他们成了一个个的牌位和摆设。可却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剥夺他们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在原有部族民众之间声望。

实际上,各部族民众遇到事情的时候,更愿意找本部族族长去解决。甚至打官司,也不愿意到官府,而是情愿找原来的族长私下解决。开国之初,朝廷对这种事情是严厉制止的。发现一起,便要处理一批。当年很多党项族长,因为这种事情被流放,甚至是杀头。

而随着开国日久,法治日益松弛,再加上各地的吏治败坏。各地官府对于这种做法,开始睁一只眼闭一眼。只要这些党项人,将税赋交纳齐全,大多都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几十年积累下来,这些党项族长虽说依旧没有实权,但威望却是逐步恢复了起来。

同时开国之初,对于党项诸部的严厉管束。特别是那些族长,原本在自己部族土皇帝一样的实权被剥夺之后。在党项各部的那些大豪,极为严重的不满的。即便在普通党项民众之中,对朝廷不满也日益加深。百余年的积累下来,那个拓跋继迁此举几乎是一呼百应。

先是普通党项民众归附如潮,在其攻下宁夏府治后,原本还在观望的各部族长,也都不在犹豫。在这次族长的策动之下,整个宁夏府大部分的党项部族,几乎尽数归附此人。此人短时间之内,声势能如此之盛,其首先说服党项各部族长,可谓是功不可没。

此人在攻占宁夏府后,发布七大恨诏书,历数朝廷对待党项人不公。其一所恨,朝廷多年正调党项青壮戍边,使得大量党项青壮战死疆场,有意对党项人灭族。其二所恨,朝廷对党项人在生活方式上严加控制,眼下已经成为半游牧部族的党项人,每家只能保留三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