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谨慎一些没坏处(2 / 4)

作品:《定河山

原因无他,因为眼下的灵州城内,从驻军到百姓都是他平夏部的人。其他各部族,虽说前来依附和归顺,但所带的部族军,却只能在城外驻扎。至于城内的汉人百姓,早就不是被杀掉,就是被赶出了灵州城。也就是说,拓跋继迁现在想要找一个背锅的,都根本找不到。

而且最关键的是,现在的他还不能与野利己荣翻脸。杀了一个野利己荣很容易,可带来的后果却不是自己是能够承担的。若是杀了野利己荣这个岳父最器重的儿子,不仅实在有些对不起一直都在鼎力支持自己的岳父,妻子不会答应,更会造成自己与野利部的彻底翻脸。

自大齐开国以来,虽说对党项人一再的拆分,采取各种政策逼着党项人汉化。并在党项人游牧地区,设置州县设置流官治理。明一再规定,各部蕃官与自己内部土官,不裂土、不治民。便是自己族内的民间纷争,都不得插手干预,一切诉讼需以当地官员的决定为主。

也就是说,原本的族长与头人,都给了一个世袭的官职养了起来。原本在族内,可以决定一切族人生死的权利,都被彻底的剥夺了。可问题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族长制,又那里那么容易被彻底抹去的?那些族长和头人,虽说被剥夺了公开处置,族中各种大小事务的权利。

可私底下,族民出现纷争,更愿意私下去找族长判断。在加上有些官员不作为,有理无理的,原告与被告的,通常都各大五十大板。那些族人,有诉讼一类的事情,就更不愿意找官员告状了。在各自部族之中,私下其实还是这些族长说了算。只是不能公开动用私刑而已。

这些族长与头人,被剥夺的权利只是公开的而已。实际上,他们依然掌握着自己族内的权利。若是自己把野利己荣怎么样了,再加上野利乞己不明不白的死在灵州城,野利部会与自己公开决裂。要知道,野利部的七千精骑,现在又岳父的二儿子,带着驻扎在灵州城外。

眼下大战在即的时候,自己承受不起,也不能承受与野利决裂的后果。不单单是那七千精骑的事情。若是自己眼下与野利部决裂,最终结果只能是依附自己的诸部,彻底的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