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来越遥远的记忆(2 / 5)

作品:《定河山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也只能启用哪怕略懂一些的人才,接受这些人建议。黄琼在这一点上,绝对不做那种外行装作权威,不懂装懂的去领导内行的事。对于黄琼来说,现在关键是铸造出合格的大炮来,而不是在那里胡乱插手。更何况,他也不可能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一件事上。

摊丁入亩、对外通商,整顿吏治、漕运、河工等等,还有徒流民充边等一系列事情,可谓是千头万绪。好在贾权为黄琼选拔的那个秘书班子,都是相当出色的人才,办差都相当的得力。每日的奏折,先由这些人整理分类,并附上中书省批阅的意见,倒是让黄琼省心了不少。

除了广南东西二路折子外,其余折子一人负责两路。六部则由黄琼专门选拔出来的两个人,一人负责三部。这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黄琼主持科举时亲自取中,后被派出去跟随傅远山到山西历练。又被黄琼亲自点名,调回京城任翰林侍读学士,如今也算上天子门生的寇准。

对于这个人才干,黄琼还是相当欣赏的。不过,黄琼也让这些,精心挑选出来秘书班子,成员们自己在折子上,也附上自己想法与思路。这些或是青年得志的进士,或是在京中蹉跎了多年,却因为无人脉而迟迟升不上去的下级官员。如今被太子重视,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

一个个轮圆膀子,卯足了劲头干。黄琼选调这批低级官员,或是新晋进士到自己身边,羡慕了许多人。最为羡慕的一个,便是如今总算升了工部侍郎的司马宏。这位人品差了一些,可总归还是才干出色的人,黄琼最终还是选择了用其才。所以几经犹豫,还是将他升了侍郎。

这位司马大人,曾经几次进宫想着,将同样跟着傅远山去山西路,如今却被留到山西路。在其他被留下的同年,大多外放了州判或是知县的情况之下。成了唯一一个被留在了按察司经历所,做一个正七品经历的儿子,也调到黄琼这里。只是他几次拖请,甚至找到贾权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