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回到大宋做枭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十一章 策论(2 / 2)

作品:《回到大宋做枭臣

既然如此,那便化整为散,然后化散为零。

其次就是要动员普通百姓的力量,在一些水患多发的地区,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

在水患发生之前,或者水患发生之后,建造大量的农田水利设施,以蓄水为主。

修围、浚河、置闸,这三者之间,更是要如同三足鼎立一般,缺一不可。

要看清问题的主要矛盾,不能够从次要矛盾入手。

洋洋洒洒的写了几百字之后,时间已经是过去了半个时辰。

策论的时间比其他两科都要更久,一共是四个时辰,也就是一个白天的时间。

两个问题也是需要深思熟虑的,和诗词,经义有着很大不同。

在将这个问题写完之后,徐汉良便看向了第二个问题。

而这第二个问题,问的则是更加奇怪,关于农民起义的治理。

在见到这个问题之后,徐汉良的脑海之中,就已经是涌出了很多的答案。

作为历史老师,其实他对于这些问题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格外熟悉。

毕竟自己身为后世之人,所以能够看到很多这个时代看不到的。

徐汉良抬起自己的毛笔思考了半晌之后,最终还是决定下笔。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有着标准答案的。

地方官在遇到这种事情之后,正常来说就是以招安为主。

宋朝很多的农民起义之所以发生,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想要招安。

普通的农民想要做官的话,通过读书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一旦农民起义之后,官府就会尽力出来安抚。

到时候不管是金钱,还是官职,官府也都会尽力的满足这些。

除此之外,一旦是出现了农民起义的话,也是需要第一时间通知中央朝廷的。

但是这样的一种标准答案,在徐汉良看来完全就是和糊弄人差不多,根本就是没有讲到切实之处。

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一个,那便是大宋自建立以来,其实就已经是有了晚唐气象。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没有均田地。

大量的田产基本上也都掌握在以前的大贵族,大地主手中。

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所以说大宋的商品经济才会如此发达。

多数的农民手中都是没有田产,自然不可能通过耕种养活自己。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要不然会成为流民,要不然只能成为市民。

如果想要制止农民起义的建立,那么最主要的一个方面,还是分田地。

除此之外,对于官僚大地主的遏制,同样是要作为一个重中之重。

对于这些方面,徐汉良本身就是有兴趣的,所以说在写起来之后,也是写个没完。

随着策论的完成,徐汉良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不得不说,策论其实还算得上是比较耗费精力的。

足足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前说,才将两篇策论给写完。

在第一篇策论完成之后,徐汉良还稍微的看了几眼。

但第二篇策论完成之后,徐汉良却没有多看一眼。

徐汉良自己都明白,自己所写的这两篇策论,或许和这个时代的背景,也都是有所不相符合的。

不过他已经是尽量的压抑住现代的灵魂,尽量不让自己写的东西太过于杀头。!--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