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最后的罗马人(下)(2 / 3)

作品:《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严格说起来,紫帐汗国的帽子,更像后世奥斯曼用的。当然,这个其实也不奇怪,毕竟两边都是改用的东罗马旧制——因奥斯曼而出名的那些帽子、袍服、建筑风格,乃至星月标志和烤肉,很多都是源自早年的希腊人。

“你看,这么一对比,就很明显。我们这边,‘汉风’最浓厚的地方,是在军队。更讲究‘文化’的其他领域反而不见得如此。”郭康继续说道:“这么一说,就容易明白了吧?”

“意思是说,伱们是依赖军队,还是说军队才最容易保存中原文化?”朱文奎问。

“我认为,中原文化的核心就是和军事相关的。”郭康说:“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特色。论起文明时间长短,埃及不见得比我们差多少;论起文化影响力,美索不达米亚才是从印度到爱尔兰众多文明的源泉;和他们相比,华夏一系再怎么优秀,也没到能无视别人影响的程度。”

“我们真正的特色,是长期的治水工程和高频率的战争中,练出来的组织能力。我觉得这才是能和其他古文明区分,甚至高于众人而独树一帜的方面。”

“而战争,比的就是这种组织能力。”

“一旦上了规模,个人的蛮勇在战场上就没什么用了。如何组织起一支军队,如何用恰当的方式激励他们,如何用高效的手段给他们补给以维持战斗力,这才是战争胜败的关键。”

“我见过最英勇善战的希腊人,也见过最懦弱猥琐的汉人。”郭康摊摊手:“见得多了,你会发现,大家之间的差别没有那么大。当年希腊人还是以善战著称,到处出门给人当佣兵呢。而除了波斯这种……”

说了一半,他想起几个波斯故事,又改口道:“呃,就算波斯人,也是有厉害的战士的。”

“嗯嗯。”朱文奎已经习惯他们辱波斯了,没有说什么。

“所以你看,这种组织能力,在军事上才是体现的最直白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特意说沙陀的故事。”他提起之前的举例:“我们这边,这些自称‘汉人’的群体,其实和沙陀一样,本质上也是个来源混杂的军事集团——你看官府里众人的出身,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