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狼烟晚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2章 征发(3 / 5)

作品:《狼烟晚明

有了缙绅们的协助,谷白桦的工作完成的很顺利。

首先是人员甄别。在谷白桦郑重承诺把人都带走不会留下祸患后,缙绅们领着搜捕小队挨门挨户辨认,把城里那些威胁百姓藏匿自己的散兵游勇都挑了出来。然后缙绅们又组织家丁和居民,带着小分队到野地里找人。哪里隐蔽能藏人,本乡本土自然比谷白桦这些外来的家伙们熟悉得多。缙绅和邻居们扯脖子一通喊:“额是住哪里的某某某,乡亲邻居们出来吧,没事啦,大军不杀百姓!”效果非常好。两天不到,流落荒野的百姓九成九回了家,同时也抓到了散在外面的几百兵卒。试图逃跑和抵抗的,要么被当场格毙,要么被外圈的马队截杀了——延川那里没啥事,谷白松比龚德润早回来三天。

略有一点麻烦的是抓丁。缙绅们也知道,这个肯定是逃不掉的事,但心里总还是偏向本地百姓,因此有些难办。以三丁抽一为例,三个壮劳力里抽一个带走。听起来还行,但真落到执行层面完全是两回事。比如说,男性十五到五十五(各朝代规定略有差异)为“丁”,一家五口,爷爷五十一,爹三十三,儿子十六,还有奶奶和娘。无论带走的是爷爷(大概率不会,因为谷白桦肯定不想要累赘)还是孙子,十有八九会死在外面;可如果把爹带走,这家的天也就塌了,搞不好过不多久便会全家死绝。为这,缙绅们和谷白桦的沟通曾险些进入僵局。

后来还是一起跟了来的罗世藩灵机一动,给谷白桦出了个好主意:买人。

反正有的是物资。于胜良屯的几十万斤杂粮对大军来说不算啥,谷白桦早就表示不要,临走时会统统交给缙绅分给众人。但对百姓们来说,有几百斤,全家就足足一两年不愁吃饭了——当然要掺点野菜,那年代地主家也不可能顿顿吃干的。

说干就干,缙绅们写了告示敲着铜锣走街串巷地宣传:主动报名的,每人发二百斤粮,前三天来的还额外加二两五钱银的安家费。第四天第五天,只发粮,不给钱。如果人数凑不够,第六天抓人,抓来就跟着走,啥也没有!他们自己也以身作则。既然免不了,干脆直接唤来自己的家丁长工:你们几个跟着大军走,我已经跟谷将军说好了,会妥善看顾你等。至于家里,都放心,全交给我了……

百姓们私下一合计:与其最后赌命大概率落个啥也没有,还不如又领银子又有粮呢!一个劳动力换一家人一两年的口粮,这是天大的好事啊——根据以往的经验,被官家摊上劳役,你不仅要自带干粮,几个月人没了,还不是白白没了?你敢找官府要人不成!自家已经主动报名出了人,即便大王们末了儿没凑够数,也不好再按住同一只羊死命薅羊毛了吧?

三天不到,来了三千多人,比罗军师要求的两千多出来五成。直到第四天还有人过来,说什么路远听到消息晚了,缠着招兵的小头目们死乞白咧地讨银子……

除此以外,谷白桦还收罗了铁匠、皮匠、长木匠(盖房建屋的)方木匠(做家俱的)圆木匠(做盆做桶的)等十几家匠户,又抓了一个兽医,一个郎中。尽管大部分匠籍者在大明官府那里只是半奴隶身份:政府摊派工作,日出而作日暮放回家。至于工钱么,想都不要想,只提供勉强其维持生计的衣食。可毕竟算事业编,生活还算相对稳定,所以这些有稳定收入的手艺人一开始并不像主动投军的家伙们那么情愿,进了营就末日降临般全家抱头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