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狼烟晚明 / 章节正文阅读

二百零八章 安乱(3 / 3)

作品:《狼烟晚明

论战力安邦彦的水西军确实不如奢崇明的永宁军,但这位安长老(安邦彦自称四裔大长老记得吧)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动静比奢崇明可大多了:短短一个月里,安顺、毕节、平坝、龙里、瓮安、偏桥、普安、安南(今贵州晴隆,不是越南哈)……诸地皆陷,安奢联军的兵锋直指贵阳!

这下李经武走不了了。

其实,还是李经武不想走。

安邦彦知道李大人是个好官,之所以起兵,主要还是因为大势所逼,每个部落都是一个火药桶,已经不得不反了。不过安邦彦还是提前派人去找李大人:李大人,您知道我们实在是迫不得已。此刻贵阳已是一座孤城,李大人您曾为我们说话,您是个好人,快点离开吧,我们绝不阻拦。

换做其他人,可能也就真走了:反正圣上已经准了辞呈,只要在启程日期上动一点点手脚,很难被察觉。这时“恰巧”发生了一件很值得玩味的事:贵州的布政使、按察使二位,偏偏就在此前几日联袂回京师述职了!好吧,封疆大吏回京述职很正常,但藩司和臬司同时都离开则不太正常……这个时候同时离开……嘿嘿,您说正常不正常!但李经武是个倔脾气,给安邦彦回了一封大义凛然的书信,然后便留在贵阳开始指挥布防了:一方面给朝廷加急奏报请兵请饷请粮,另一方面找湖广借钱。结果,朝廷那边一下子音信全无,别说骂了,再没人提哪怕一句贵州,倒是湖广挺够意思,还真送了四万两白银和两万石粮过来!当然,多少也有点“务必替咱们挡住”的潜台词。

李大人也不是单纯的倔,对付安邦彦,他手里还有两张王牌。

一张是贵州本省有两个很大的军头,总兵张芳和参将黄云青分别驻扎在遵义、铜仁。尤其遵义,播州杨乱后刚刚划归了贵州,张芳平乱后率部就驻扎在那里。张军门所部号称颇为能战,如果不算孙杰和九边精锐,张军门的队伍便是大明内地一等一的强军了。

另一张王牌是贵阳有三千镇筸(音“甘”)兵。镇筸,就是今天湖南凤凰,那里在大明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不过因为湘西独特的地理位置,属于汉族底层商贩、屯丁与苗人混居的局面。镇筸兵大多为汉苗混血,被称为“镇筸苗子”,很是骁勇善战。

李经武飞檄调张、黄二将驰援贵州,并亲自率领贵阳兵民整武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