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狼烟晚明 / 章节正文阅读

二百二十五章 死局(下)(3 / 4)

作品:《狼烟晚明

蔡复一,福建同安人,素有贤名。其最为时人称道的事,是他在做山西右布政史时晋省大旱,尝试过一切求雨的手段无果后,蔡大人决定上终极大招,用自己去感动老天爷——这位蔡大人布衣素冠,然后把自己锁进太原府的监狱里去了!别说,歪打正着也好,真感动了老天爷也罢,反正最后的结果是“遂大雨,晋人皆泣感之。”

鲁钦,济南府长清人,武进士,慷慨任侠,有勇名。他手下的兵也称敢战,刚刚做营官就领着自己那个营跟乃前汗数倍之兵堂堂野战,未落下风,一战成名。

从指定的蔡、鲁二位看,这回朝廷是玩真格的了。不过,川黔战区的总指挥权还在张鹤鸣那里,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等待蔡、鲁二位的这段时间里,张大人做了三件事。一、给朝廷打报告,表决心,要钱、要粮、要兵。二、给贵州文武下命令,自力更生,跟安逆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既要大胆,也需谨慎,总而言之,你赢了是本大人领导有方,你输了是咎由自取。三、继续按住孙杰、罗乾象等一心求战的将领,安安稳稳待在成都府绝不出城一步。

刘超也是敢战、想战的,然而却实在没法打。前面收了解忠仁的大半残兵,王尔善和张芳被打散的溃卒陆陆续续也逃过来不少,现在刘参将手下差不多已有万多人的规模。这种兵力,如果能在川黔总督的领导下与几只友军相互协同配合,确是可以很有一番作为;然而张大人那里除了大义凛然的官话其他啥也别想、王尔善早先也把各府卫的粮刮得太干净了些,又都被张芳解忠仁白送给了苗部,结果除了安邦彦奢崇明的部队不缺粮,贵州各地都在闹粮荒,如何填饱这一万多张大嘴成了刘超最头痛的事。既然如此,刘超便做了他能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屯田种粮。

刘超在鸭池、陆广、柔远所等渡口要津附近大规模地屯田,然后就建堡垒、修堡寨,摆出一副老子跟你安逆耗上了的架势:固然打不了你,你来动下老子试试?

安邦彦还真试过几次。不过都没捞到什么便宜:只要将领不缺乏勇气,其他放一边,铁甲和铳炮,单凭这两样的巨大优势,守战就足够无甲的苗兵喝一壶的。在贵州,安邦彦毕竟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彻底击败王尔善以后,自己留在水西与奢崇明互为声势,又派了歹费、乌迷两个土司绕路分袭都匀府和凯里(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这些部署来看,安长老的军事才能确实和奢崇明没法比:后者下重庆、攻成都,战术目标极为明确;而安邦彦一味地追求四面开花,即便一时得逞,也只能造成一时混乱的局势,自己也难以集中优势兵力去实现更为宏大的战略目标。当然,也许安长老就是心里存了侥幸的念头,希望大明烦不胜烦,从而跟自己谈出些什么结果。

活该鲁钦倒霉。新官上任,还没到地方,官职就先丢了——朝廷收到都匀凯里失土的消息,二话不说,又把“总理军务”的官给撸了,令其“戴罪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