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45章、有些人活着,但已经死了(2 / 2)

作品:《靖明

这下回京怎么交差?

……

“将军,这样真能应付过去吗?”

“这不是都妥妥当当的,杨制台派来的人和陈抚台都没话说吗?”

张掖城是甘肃镇总兵驻地,镇守太监和巡抚都御使原本也都驻于此地,但现在镇守太监和巡抚都御使都死了。

事发之后,李隆听说董文忠畏罪自尽的一开始确实是有点慌的,但随后他心生一计,凭借暂时甘州老大的职权既从董文忠府上找出不少银子,更以许铭和董文忠串通克扣饷银私卖军资等罪名又从甘州好些商户、大户家里抄出了不少银子。

这些银子拿出一部分来,就是许铭和董文忠贪墨的实据。

等从陕西按察使调任过来当巡抚的,把足额饷银都发了,兵卒哗变自然平息。

副总兵李义又说道:“那傅断事……”

李隆沉着脸,过了一会说道:“没事!兵变既已平息,朝廷不会再多追究。”

李义说的是陕西行都司断事司的副断事傅辑,许铭死后,李隆胁迫暗示陕西行都司的各衙掌印、佥书一起上奏许铭克扣军饷,只有傅辑一人不听,后来就在回家路上被打得重伤卧床了。

兵变既然已经过去,李隆也没想着再公然杀官。

夜路遇匪嘛。

更何况,李隆很有把握,今天等张永到了之后就会发现至少此刻的甘州离不开他李隆!

张掖城外,李隆眯了眯眼睛看向远处的一篷尘土。

“来了!过去吧!”

从这城门外小店的桌子上站起来后,他戴上了头盔走了出去。

不远处,新任甘肃巡抚陈九畴默默地站在那。

见李隆来到,他也只是点了点头。

李隆不以为意,毕竟前任巡抚刚刚在兵变中被打死焚尸,陈九畴对他很警惕。

好在陈九畴很懂得形势,一来就乖乖地把饷银足额发了下去。

这几天里,李隆囤的粮食倒是都卖得七七八八了。

这回虽然兵卒们激动之下打死了许铭搞了个大事情,但李隆觉得这样来钱好像也更快了些。

想着这些,他看向远处越来越近的马队,眼神有些凝重起来。

来的是当年八虎之一的张永。

李隆倒不在乎张永在边镇的一点名声:平定安化王之乱和张永又有多大关系?他和杨一清到的时候,叛乱就已经被宁夏守将们平定了。

但是他们回去之后搬倒了刘瑾,这倒是会令李隆高看几分。

至于七年前提督了一阵宣府大同延绥等镇军务,那还不是先帝要去亲政?当时多少人围着那边转?

李隆现在跑到城外来迎接,无非是因为这一虎如今居然还没倒,还掌着御马监。另外也是因为,张永是为兵变而来。

能够这么长时间不倒台,应该是个非常圆滑、非常知道轻重的人。

提前传来的消息也说了,张永是过来暂时接替董文忠,安抚甘州应对北虏的。这种时候,那还不是御敌为重?

见到马队更近了,李隆挂上了笑容迎了上去。

大不了再从这次抄出来的银子里分一些给他。

陈九畴迟疑了一下,落在了李隆身后。看他这个样子,李隆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一些。

“张公公,一路辛苦……”

他并没太意识到陈九畴这稍微落后的一步就顺带着卡住了李义等人,而他身为巡抚,其他人也不好越过他去跟张永打招呼。

所以李隆不知道陈九畴看着他的眼神:有些人活着,但已经死了。

张永提着马绳子,像是要止住马儿,但马头却昂着一时马脚乱动起来。

“吁~~”张永嘴里喊着,好像控制不住了它一样。

李隆心里又鄙夷一下,骑术这么差还何必骑马来?装作忠于皇命尽心用事的样子。

他伸出手去帮张永拉住马头上的缰绳:“甘州风沙大,这马许是不巧迷了眼……”

李隆的话还没说完,张永一只手已经从马鞍上抽出了一柄刀,画着弧线就利落地割过李隆的咽喉。

李义等人顿时神色大变,但他们身前的陈九畴猛然转身暴喝道:“都不许动!陛下旨意,只诛首恶!”

李隆捂着喉咙难以置信地看着马上满脸冷若冰霜的张永,只见张永又熟练地拉起马头,两只马蹄扑腾着就猛地踹向他胸口。

倒在地上后,视线里张永颇有些矫健地翻身下马,走过来之后一脚踩在他手上,又是一刀毫不犹豫地朝他脖子斩过来。

李隆眼神涣散:朝廷这是怎么了?疯了吗?不查案吗?甘肃镇兵防怎么办?

李义等人一个个头皮发麻地手握刀柄,但站在那里实在不敢轻动。

张永身后那二十余个骑兵都没有下马,而是纵马围了过来。

在李义等将官及陕西行都司的其他人眼中,张永一直一句话都没有说,但留在原地剁了两刀之后踢掉了李隆的头盔,随后又细细地将他的头颅割了下来。

提着李隆的头颅,张永这才慢慢走过来。

李义等人看得挺分明,张永已经颇有老态了,头发都白了不少,脸上的肉也是松弛的。

但此刻,张永的眼神很冰冷,锐利非常。

“甘州众将卸甲听旨!”

一手是刀一手是头,他并没有拿出圣旨。

可李义等人肝胆欲裂,都放下刀丢开了,也摘下头盔跪了下来。

“李隆传首九边,告诫诸将:朕既御极,此后无论多难,也不会难边镇!所以克扣军饷的,朕自会遣人查,遣人杀!自己管的兵集体哗变的,朕不会查,直接杀!管不住自己的兵,管不好自己的兵,当什么将领?以后听说有哗变的,朕视同造反!”

直白无比的话,不是那些翰林待诏们写的文绉绉的圣旨。

张永盯着他们:“还有哪些参与鼓动了的,自己站出来,免得连累家人。这是陛下为边镇第一次立规矩特地开的恩。”

李义等人脸色煞白。

“那就是没有鼓动,只是制止不了?”张永的声音还是很寒冷,“大理寺和锦衣卫随后就到,等查出真相了,那就是按谋反处置了。”

“……李隆嚣张跋扈,末将等人实在阻止不了。”李义顿时说道,“是指挥支永……”

他身后一人顿时站起来要去捡旁边的刀,但这个人身后顿时许多人站了起来,把他和另外两人都摁在了地上:“张公公,末将等实在阻止不了啊……”

周围马背上一片抽刀声,翻身下来围了过去。

“末将冤枉……”

张永打断了他:“我再说一遍,参与鼓动了的,现在自己认,那就是自己把罪担了。查出来的,按谋反处置!”

李隆头颅和张永刀上的血还在往下滴,终究有一人痛哭着跪了下来:“他是总兵官,他有军令,末将能不听吗?这到底是哪门子断案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