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再添上策,神通大涨(2 / 2)

作品:《神话大汉,冠军兵圣

且当前的情况发生变化。

霍去病调动这枚金色符号,加在了瞒天过海的兵策上,增加自身和带兵的隐藏能力。

识海内,金色符号落在瞒天过海计上,和计策交融。

霎时,因不断使用其隐瞒行军,屡建奇功,而晋升为中策的瞒天过海计,计简的光晕遽盛,上方的标注从中策,蜕变为上策!

这是霍去病继美人计,走为上,两大天赋兵策后的第三条上策,第一条非天赋上策!

其在兵书上出现,整个识海兵书的气机,都被带动攀升。

霍去病对这方天地仿佛有了新的认知,带兵隐匿的能力,多了新的感悟,神通大涨。

道尊等人都隐然感觉到霍去病身上,正发生着奇妙的变化。

他的气息和天地的契合更为紧密,仿佛随时能化入虚空消失。

下一瞬,霍去病对蚩尤做了个手势。

皇陵铜壁上的涟漪闪逝,蚩尤重返陵寝,消失不见。

他给蚩尤的命令有两个,一是跟上那个红衣女人。

这红衣女的身份,明显和秦皇陵到底镇压了什么的核心秘密有关。

其次,霍去病让蚩尤进入陵寝,找到子,将其潜入秘库,盗走的东西拿回来。

这也是霍去病选择在此时,将瞒天过海提升为上策的主因。

蚩尤本身的隐藏属性就极强,且是霍去病的阴身,神魂相通。

上策瞒天过海,蚩尤也可随之得到这条兵策的覆盖,隐藏能力更进一步,利于在皇陵里行动。

而霍去病已经掌握了皇陵的部分禁止,蚩尤进去,正是如鱼得水的时候。

蚩尤消失后,霍去病带领众人,返回骊山秘宫的路上,还发生了另一件奇妙的事情。

他的识海兵书,开启了全新的一页。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阳乖序乱:阳,指公开的。乖,违背,不协调。

阴以待逆:阴,暗下的。逆,叛逆。指暗中静观敌变,坐待敌方更进一步的局面恶化。

这番话的意思,对应《易经.豫》卦,意为坤下震上。

也就是顺时而动,天地就能随和其意,做事顺当自然。

这是一条兵策的原简内容,意思是运用顺时以动的道理,坐观敌人内部恶变,不用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顺其变,“坐山观虎”,时机—到即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这条计简是——隔岸观火。

霍去病刚才隔着铜壁,瞩目皇陵内部之变。

后出现的高大女人,吞掉了第二个红衣女,而霍去病顺势催发皇陵禁制,伤了后出现的高大女子,又暗中派出蚩尤回去谋利,正符合隔岸观火的宗旨。

故而此条兵计得以开启。

霍去病内视识海,发现整部兵书慢慢多出一抹紫意。

兵书上开启的十五条兵策,气机相连,在三条上策带动下,衍生变化,计策的主动性不断递增……

月色皎洁。

一行人从山腹出来。

往骊山秘宫走的路上,道尊说:“先后出现的两个红衣女子,是活人还是死人?”

董仲舒也将视线转向霍去病。

白南妤坠后稍许,悄悄竖起晶莹的耳朵,跟着旁听。

霍去病收回查看识海的念头,哑然失笑:“看我做什么?”

“你得了皇陵兵权,关于始皇陵,不该比我们知道的多?”道尊理所当然的说。

“皇陵里没有活人。”

霍去病顿了顿,补充道:“准确说,是没有正常情况下活着的人。”

道尊:“你的意思是那两个红衣女,是死后反生。”

霍去病:“她们可能是皇陵陪葬的妃嫔,或女侍。被镇压封禁在皇陵里的某些东西利用,以分化神魂之类的术法,入驻她们的尸身,让她们能复生行动,一旦身死,分化的那一缕气机也就散了。

所以数次探查其意识,都没有收获。”

董仲舒微微点头,他也作此想:

“那女人的速度,隐然触及到天人境之外的层次,着实危险。”

道尊瞅瞅霍去病:“你做事要多考虑清儿,别让她为伱守寡。”

霍去病笑:“没那么严重,我们两次进皇陵,选的都是生门,若是死地,我不会带你一起进去。”

“生门?”

道尊皱眉:“咱们进去两次的经历,还是生门?

第一次遇上祖龙,生死全在其一念之间,算什么生门?

这次那红衣女也不简单,若非你掌握了皇陵的禁制,我们便是能对付她,也必有不小的伤损。”

霍去病从容道:“皇陵外城,唯一的生门是那处顶壁上的天窗,只有从那进去,有一线生机。

从陵寝外往内走,我们进去的铜壁,就是唯一生门。

子通过玉刀,和皇陵里被囚禁的某个存在有联系。

按我的判断,被镇压的存在帮子延寿,而他在外奔走,寻求救出皇陵内被封禁者的方法。”

董仲舒惊讶:“这么说,子可能是从秦活到现在的人,至少一百多岁?”

霍去病凝重道:“秦之覆亡,说不定也和这皇陵里镇压的东西有些关联。

子一人之力,之前被我们压制的面都不敢露,凭什么进入未央宫偷东西。

但若是有一个仙魔,甚或不止一个仙魔层次的存在,站在其背后。

那他能进入未央宫,倒是不难理解。”

董仲舒换了个话题,道:“霍侯接下来准备做什么?”

“夫子指哪方面,国事,用兵?”

董仲舒道:“泰山封禅时,匈奴和南侧的那个国家,都有异动。两方似有联系,我们不可不防。

眼看就要入秋,匈奴往昔每年入秋,必南下劫掠。接下来的形势,冠军侯怎么看?”

霍去病哂道:“今年秋时,我若不先动武,周边各国哪个敢先动?”

董仲舒说:“他们没有异动最好。只要缓过今年秋收,粮备得到补充,而陛下正打算将盐铁收归官营,再对铸币之事加以调整,我大汉国力必将更为鼎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