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话一出口,人便死了(3 / 3)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李贤略微迟疑,然后拱手说道:“父皇,母后,此番和吐蕃之战,最为重要的,乃是粮草,不管是从鄯州到伏俟城,还是河州逆黄河而上,要么路途险远,要么高山湍流,都非常的艰难,尤其是河州一路……父皇,为何不调大理寺少卿黄仁素前往吐蕃,他对那一带地形更加熟悉。”

大理寺少卿黄仁素曾经任职都水使者,出使吐蕃,对河州,以及吐蕃地形相当熟悉。

李治微微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粮草的确重要,但关键还是要能先有所收获,黄仁素今年会在幽并山东诸地开挖水渠,治理河道,同时处理不法官员,保证今年秋收。”

“父皇,为何不将南昌王叔调到幽并山东诸地,儿臣觉得,不管是在水利,还是地方治理上,王叔都更加的得心应手,反而在行军之上,有些过于谨慎了。”李贤脸色微微露出一丝苦笑。

“难得,你也看过来了。”李治忍不住的好笑了起来,转头看向武后说道:“二十七郎千好万好,就是太过小心,说谨慎都是在夸他,手里握着两千兵卒,面对千里奔袭,装备不全的吐蕃人,竟然还束手束脚的。”

李绚绝对想不到,他设计诛杀了三千吐蕃骑兵,在李治的眼里,竟然得了个束手束脚的评价。

“他还是太过年轻了。”武后摇摇头,说道:“二十七郎终究杀伐血腥见识不多,一场大战,手下骑兵的损伤还没有十人,实在太过心慈手软。”

李绚在武后这里,又得了个心慈手软的评价。

“慢慢调教吧,反正现在也不用他在前线冲杀,有燕国公和黑齿常之,他只要在后面保证粮草运输便可。”李治转头看向李贤,沉声说道:“你刚才问,为什么不调南昌王去幽并,而是让他去洮河道,朕告诉你,南昌王去洮河道,是黄卿亲自推荐的,他说在河州到青藏的黄河上游运送粮草,南昌王比他更合适,做的会比他更好,因为南昌王更识水性。”

李贤微微一愣,随即拱手道:“是儿臣疏忽了。”

“将来其他诸事不必多数,都水监,将作监,工部,要让二十七郎多历练一些。”皇帝简单的就将对李绚的使用之法,详细的说给了李贤。

很多人以为,皇帝提拔李绚是为了将来让他继任礼部尚书的,但实际上皇帝盯着的,更多是工部。

大唐和吐蕃之战,将来是大唐对外战争的主流。

李治非常清醒,尽管他恨不得现在就彻底灭了吐蕃,但他也知道,那并不现实。

一个新罗就耗费了大唐数年之功都没有拿下,更别说实力更强的吐蕃,只能一步步来,先拿下吐谷浑旧地再说。

李绚曾经对皇帝说过,他更加擅长水利和农桑之道。

虽然这几年他多在征伐,但从种种途径还是能看得出来,李绚在这些事情的功力着实不弱,甚至比一些州刺史还强。

“水利,对外交涉,南昌王做的都是不错的,鄯州将来也是要调他过去的。”武后轻飘飘的又说了一句。

李贤立刻神色肃然的拱手:“儿臣受教。”

“蹬蹬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紫宸殿外响起,打断了皇帝和武后对李贤的教导。

这让皇帝和武后有些不快,同时心中又有些紧张了起来,难道有哪里又出事了。

大唐,难道就不能多些好消息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