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北门学士的拉拢,皇帝的手段(2 / 3)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不必客气,王爷放心,吐谷浑来的战报会第一时间送到平原郡公的手里,然后送进宫里。”来遂拱手笑笑,然后感慨说道:“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和王爷在战场上共同驰骋?”

“还是不要的好,战场刀剑无眼……”李绚话说到一半,看到刘瑾瑜脸上担忧之色又起,赶紧转口道:“只要不冲在最前沿,必然安全无虞。”

刘瑾瑜脸上的担忧这才消减了很多,但依旧紧紧的看着李绚。

李绚抬头看了看天色,肃然说道:“好了,天时不早了,也该走了。”

李绚的目光落在摇篮里的霞娘身上,轻轻贴了贴她的脸,有些硬的胡须扎的小霞娘一阵的不满。

“咿咿呀呀”的叫声中,李绚深深的看着刘瑾瑜,认真的说道:“娘子,保重自己。”

“嗯!郎君保重!”刘瑾瑜认真的点头,然后看着李绚转身上了一旁的大船。

站在船首,看着下面盯着自己的妻子,李绚右手轻摆。

在刘瑾瑜注目的视线中,官船开始缓缓启动。

……

李绚一直默默站在船头,一直看着刘瑾瑜身影消失在视线中,他才不舍的收回目光。

他能想象得到,当自己的身影彻底消失之后,三娘怕是会忍不住的哭泣起来。

一时间心中无限情绪涌上心头……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在李绚身后响起。

李绚下意识的回身,一名穿着灰色袈裟、手捻佛珠的僧侣,和一名穿着青色道袍、后背长剑的道士站在身后。

李绚随即拱手称呼道:“惠日大师,紫阳真人。”

“王爷!”手捻佛珠的惠日,合十还礼,然后说道:“今日离别,他日相聚,人生长远,还请王爷勿做一时之忧。”

“多谢大师关心,此番西行,路途艰险,招待不周,还请大师体谅。”李绚笑笑,之前的离愁别绪瞬间被压在心底。

“王爷无需客气,当年师祖西行天竺取大乘真经而回,如今慧日能西行吐谷浑,将大乘真经传播吐谷浑,亦是一桩功德。”慧日再度微微合十。

大慈恩寺慧日,窥基之徒,玄奘之孙,此番欲在青海建立唯识宗的佛寺分支。

李绚点点头,说道:“当年玄奘大师西行过兰州而走凉州,可惜未曾前往鄯州,如今大师……”

李绚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了,因为此时就在前面,一艘乌篷船缓缓驶来。

船首站着两人,一身的绯色官袍。

两人李绚并不陌生,给事中刘祎之和左史范履冰。

“大师,真人,请先回,来客人了。”李绚对着慧日和邓紫阳微微点头,目光瞬间已经肃然起来。

“阿弥陀佛!”慧日低头一声佛号,然后转身便进了船舱之中。

邓紫阳稍微落后一步,看了眼乌篷船上的两人,最后忍不住一笑,摇头说道:“原来是两位北门学士,佛门的人啊,想要传法吐蕃,却又不愿意牵涉进朝堂的纷争。”

传法吐蕃,邓紫阳一句话,让李绚顿时了悟。

说完,邓紫阳对着李绚行道礼:“王爷,贫道也先回去了。”

“真人慢走!”李绚对着邓紫阳微微躬身。

这位紫阳真人是茅山弟子,但后来又到龙虎山参授都功正一法箓,游历山水时拜南岳邓真人为师。

一手“天蓬咒”,一手北帝剑法,十分惊人。

两人都是李绚请去吐谷浑开观立寺的,若能从信仰上让吐谷浑百姓更加倾向大唐,对他治理吐谷浑有极大好处。

收回目光,李绚神色再度肃然起来。

看着渭水上逐渐接近的刘祎之和范履冰二人,李绚摆摆手,官船船速立刻放缓。

双方靠近,李绚率先拱手,高声喊道:“二位学士,未曾想今日能与二位在渭水相遇,实乃幸事。”

“王爷客气。”刘祎之对着李绚拱手还礼,同时说道:“我等有公事刚从武功县返回,没想到正好碰到王爷西行,真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