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豆卢长史,李旦为人(3 / 3)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此事并不难。”看出李旦的请教之意,李绚又看了狄仁杰一眼,然后才认真的说道:“吐蕃人,并非人人齐心,战场之上,面对刀剑,有人坚决,有人迟疑……迟疑的人,便是你可以抓住的弱点,然后用最锋利的长槊,直接刺进去,你就能够捅穿面前所有的敌人。”

李旦和狄仁杰同时点头。

李绚说的这些,他们都能听的出来,并不是什么敷衍之词,是切切实实的战场经验。

这些道理,用在战场上适用,用在其他地方,也同样合适。

李绚说了许多战场上的事情,听到外面的喧哗声大了起来,李绚恍然惊觉,赶紧站起,拱手道:“殿下今日还有许多事情要忙,臣就先告辞了,后日接聘礼之时,臣再来。”

“多谢王叔教诲,四郎收获很大。”李旦认真的对着李绚行了一礼。

李绚回礼,然后看向狄仁杰说道:“狄怀英身为御史,为人直言,但性格诚恳,若有建言,还望殿下认真思考。”

李旦对着狄仁杰认真拱手平揖行礼:“他日狄御史有言尽可直说,四郎必定竭力遵从。”

“不敢!”狄仁杰没想到李旦这么诚恳,赶紧还礼:“他日得罪之处,还望殿下海涵。”

“如此,臣等就先告辞了。”李绚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和狄仁杰一起告辞离开。

李旦站在门口,看着李绚和狄仁杰一起前往前院,顿时忍不住双拳紧握,神色振奋。

狄仁杰是皇帝亲口说的当朝“魏征”,这其中没有半分虚假。

这一点,李旦还分的出来。

人难免有过失,但是能够一个你愿意听从、并且让你愿意改的人来指出你的过失,非常之难得。

李旦觉得,狄仁杰就是这样的人,皇帝已经在前面为他做好了例子。

还有李绚,李绚能力如何,李旦自然清楚。

哪怕是他看不清楚,明崇俨那些人反复提起,也足够他明白了。

不过李绚向来和李显走的比较近,这一点李旦是清楚的。

因为少时,李绚和李显年龄相仿,两个人常在一起玩,自然关系要比李旦亲近一些。

李绚现在愿意和李旦亲近,虽然没有明说什么,但李旦能感觉到,他和李绚之间,要比李绚和太子间亲近的多。

这一点从当初李弘葬礼的一些细节就能够看的出来。

尤其今日李绚说的战场上的一些经验和细节,是李旦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但一听就知道是非常有用的东西。

李旦不是要李绚现在就怎样怎样,但很多事情,都是从一步步的亲近开始的。

而目前李旦要做的,是消化李绚说的那些话。

那些他认为真正有用的经验。

对待这些东西,李旦从来不会阳奉阴违。

他和李贤不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