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太子,要造反吗?(2 / 2)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他赶紧回头,身后的车厢内,早已经是空荡荡的一片。

……

营帐之内,李绚将纸条放在油灯之下,然后轻轻烧了起来。

闪烁的火光之下,映照着他低沉的脸色。

果然不是来找我的啊!

李绚轻叹一声,李贤这一趟派人来,还是来找刘审礼的。

征战吐蕃的军功,已经足够刘审礼再往上走一步。

这一步,便是宰相。

但这一步怎么走,也有说法。

是加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还是直接担任侍中,区别不小。

侍中才是真相,同中书门下三品,不过假相而已。

如今在政事堂中,才有真正的话语权。

张文瓘生病,那么刘审礼自然可以趁机上一步。

所以是来找刘审礼,同时也希望李绚能够暗中帮忙说话。

当然,这只是这张纸条的第一层意思,这里面还有更深一层的隐意。

张文瓘病了,先是滑倒,然后感染风寒。

若是将这一切调过来,那么就会让人无比熟悉了。

先是感染风寒,然后再是滑倒。

李绚的脸色十分难看。

明崇俨。

年初之时,明崇俨算计郝处俊,便让先感染风寒,然后又跌了一跤。

这件事虽然最后是高宝藏背了锅,但诸相对密卫已经颇有微词。

现在这一次,同样的手段不过掉了个个,就落在了张文瓘的身上。

李绚和张文瓘的关系相近,张文瓘病倒,对李绚也有一定影响。

李绚并不指望中枢能够多帮自己多少,只要能够给自己一个公平的施展才能空间便足够了。

张文瓘如果倒了,刘审礼升任侍中,对李绚也还可以,但,他是太子的人。

想到这里,李绚顿时就迟疑了起来。

这件事情真的是明崇俨做的吗?

如果真的是明崇俨做的,那么连带年初的事情一起翻起来,明崇俨很有可能会被直接斩首。

而且,张文瓘倒下,刘审礼升任侍中,让一个太子的亲信担任宰相?

明崇俨没有那么傻。

现在的明崇俨搞不好比谁都希望张文瓘身体健康。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过去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就很有可能是太子动的手……

李绚微微一愣,他现在终于明白,李贤让高岐来这里找他的原因了。

就是希望李绚能够出手,避免这件事情,牵扯到太子身上。

相比于刘审礼,张文瓘的立场更加多中立。

毕竟皇帝现在虽然有疾,但也还没有到无法理事,性命垂危的地步。

甚至恰恰相反,皇帝虽然身体不佳,但处理朝政依旧完善稳妥,平日行事也看不出什么不便,看起来再活个五到十年根本没有问题。

这种情况下,谁会轻易下注李贤太多。

所以,张文瓘倒下,刘审礼上台,最符合李贤的利益,甚至一上就是侍中之位。

如此有心人动作起来,恐怕太子为了获得侍中之位,陷害张文瓘,同时又栽赃明崇俨的消息,很快就会传遍各方。

这才是李贤这一次来的真正原因。

李绚忍不住摇摇头。

李贤是关心则乱,这样散布谣言的手段的确阴狠,但在真正的高层眼里,根本没用。

起码李绚就不相信以李贤的为人,也不相信东宫那些人,有胆子做这么大的算计。

李贤远还没有被逼入绝路。

所以,张文瓘之事,要么是自己无意,要么就是有人在做手脚。

谁呢?

……

李绚收拾心思,这里面的水太深,不好轻易打探。

但李绚也可以着手,张文瓘病了,病的怎样,李绚倒是可以去看看的。

另外,这一次如果张文瓘真的因病致仕,刘审礼上位侍中,那么朝中就有一个位置空了出来。

工部尚书。

这个位置可以有工部侍郎接替,也可以由将作大匠接替,同样也可以有其他各部侍郎,九寺寺卿,甚至地方刺史,都督接任。

李绚的舅父欧阳通,已经在卫尉寺卿的位置上做了两年多,也该是时候动一动了。

看着眼前的茶汤,茶水开始轻轻晃动了起来。

……

刘审礼行在最前,李绚,李谨行,王孝杰跟在身侧,其后是李多祚、黑齿常之,还有众多的千牛卫,金吾卫,无数将士。

所有人,一身金甲,神色肃穆。

众多将士之后,是一众吐蕃俘虏,低头沮丧,

再后面是同样骑在马上的党项族人,看向宏伟的长安城,眼中满是好奇。

一行人缓缓朝着朱雀门的方向而去,长旗高竖,槊刃锋寒。

大街两侧,无数百姓看着行过的大军,脸上满是兴奋和惊叹。

太庙位于朱雀门东侧,安上门之内。

自李治起,大唐每一次在大战获胜结束后,都要在太庙举行献俘仪式,并在太庙前大会文武百僚、夷狄君长。

上一次举行太庙献俘,还是高句丽灭国之时。

大非川的惨败,到如今,才算彻底洗清。

……

高楼之上,明崇俨看着跟着李绚身后的千牛卫,忍不住的摇摇头,道:“针对南昌王的事先缓一缓,先针对刘审礼再说。”

“喏!”一名七品御史从侧后走了出来,肃然拱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