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开颅,蒸骨,摸骨,泥塑(2 / 2)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不,先从皮肤开始吧,身体各处死穴,心口,五脏六腑,都要要命之处,先排除所有该排除掉,最后入脑。”李绚看向尸体的头颅,他基本肯定,用的必然是金针贯脑的手段。

有头发的遮掩,才让伤口更加多不容易被发现。

“好,听你的,一切开始。”赵巩让开一步,然后看着李绚和仵作相继换上衣服准备动手。

当然,一切以仵作动手为主,李绚为辅,

……

“王爷,找到了。”仵作抬头看向李绚,在后脑之处,双手用力撑开,一个比平常毛孔要大些的小洞出现在李绚眼神。

“金针直贯,索命送阴。”李绚轻叹一声,说道:“取热水来,将皮肤烫开。”

“是!”仵作立刻拱手,然后兴奋的快步离开。

赵巩则是有些不解的看向李绚,问道:“大郎,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直接蒸煮?”

“这主要是担心遗体身上还有其他没有被人注意到的伤口,细查一遍就知道了。”李绚笑笑,说道:“尸检有尸检的步骤,终归是能有所发现的。”

“那么……若是什么都没有发现,你们最后一步会做什么?”赵巩好奇的问道。

李绚微微摇头,说道:“蒸骨。”

赵巩一愣,随即摇摇头,苦笑说道:“这些年,你都跟玄藏真人学了什么啊。”

李绚笑笑,没有多说什么。

他可不敢说,有的人,从小就是跟着师傅,在乱葬岗一具尸体一具尸体解剖过来的,他这点事情算什么。

更何况这些年,他都在战场上厮杀,死在他手上的人不知道有多少,眼下这点还真的是小场面。

“不管如何,首先我们已经确认,眼前这位,不管他是谁,他都是死于谋杀。”李绚看向赵巩,说道:“若是朝中还执意认为这就是世隐真人,那么世隐真人便是死于他人谋害。”

“他的确不是明崇俨,所以……”赵巩抬头,盯着李绚:“大郎,他究竟是谁?”

“阿舅,你还是那么较真啊!”李绚有些苦笑一声,看着赵巩认真的神色,只好正色说道:“那好,便让阿舅见识一下外甥的手段吧。”

李绚走到了一旁的桌案前,然后打开了上面的箱子,随即,一堆像泥一样东西被取出来,放在一旁,但一张宣纸,一只毛笔,却已经摆放在了李绚的面前。

重新走到了尸体的身前,看着枯瘦无比的头骨,李绚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直接在他的脸上摸索了起来。

闭着眼睛,李绚重新走回到了桌案上,然后在宣纸上作画起来。

一张有些扭曲的面目逐渐的出现在李绚的笔下。

赵巩在一旁看的一头雾水。

片刻之后,李绚终于画完,沉吟着看着画面的头像,闭着眼睛又思索了起来,最后李绚拿起来一旁的“泥土”。

赵巩想要询问这究竟是什么,但看李绚专注的神态,也就没有打扰他。

不过它也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东西,也就是粘土罢了。

景德镇用来烧制陶瓷用的泥土。

……

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最后,一颗头颅出现在李绚的手下。

逐渐的,头颅有了五观。

虽然看起来和宣纸上的人脸一样的扭曲,但他终究是有了脸。

很快,一颗极像人头的泥塑就已经出现在了李绚的手下,但这一切还没完。

李绚拿起放在一旁的小刀,开始仔细的修剪了起来。

一点点的修剪。

不时的,他还走到了尸体的头部,一点点的摸索,然后才回去慢慢的修改。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张明确的人脸出现在李绚的手下。

脸型修长,鼻梁高挺,眉毛粗壮,就是眼睛有些虚,但脸色平和,莫名的还能看出一点文卷气。

李绚又对着脸相修改了一下,然后看向侧畔,说道:“叫明珪进来。”

“吱呀”一声,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经等在门外的明珪立刻推门走了进来。

看着放在桌案上的人头,他不由一愣,但立刻看清楚了,这是一只泥像。

“怎么样,面熟吗?”李绚侧头问道。

“看不出来。”稍微停顿,明珪又补充了一句,说道:“不过这人应该有修行《易》,而且造诣不低,不然也没法糊弄过那么多人,根据这一点查,应该就能查的出来。”

“很好。”李绚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重新在宣纸上画了出来,一副清晰的面孔已经出现在他的笔下。

“阿舅,送到吏部,让吏部比对,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件案子的真相就能够揭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