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陛下贤明,铁石心肠(3 / 5)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有裴炎在前面做恶人,他们自然是能有多少力气就推多少力量,这样能到他们接手的时候,事情的阻力就会少上许多。”

李治摆手,说道:“让东宫放手去做,今年天旱,若是能多清查出一些田地来,救济百姓也能多一些。”

武后认真的点头,东宫清查田亩的确抓住了好时候,今年天旱,即便是再愚蠢的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阻挠东宫强力介入。

当然,真正愚蠢的人,会直接成为刀下鬼,他们甚至都没有丝毫介入的机会。

“对了,太平如何?”李治突然关心的问起了女儿。

“还能怎样,慢慢的家长里短呗。”武后笑了,说道:“自从薛绍开始在东宫当值,便是太平也只能在他下值之后再见面。

不过平时,太平倒是和南昌王妃走的很近,而且她和福昌县主的关系很好。”

“嗯!”皇帝点点头,说道:“等到……”

“捷报,捷报,捷报……”清澈的呼喊声在远处的长安城中响起,然后随着声浪快速的传递到了丹凤门下。

一名千牛卫飞快地狂奔到紫宸殿门口,直接跪进了殿中:“……陛下,天后,定襄道大捷,突厥阿史那·伏念执送阿史那·温傅,以及大小贵族将领数十人,不日将押送长安,军情奏捷,臣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好。”李治顿时紧握拳头,说道:“闻喜县公办的漂亮,好了,下去领赏。”

“喏!”千牛卫将士没有听到直接赏赐,虽然心中有些失望,但还是恭敬的退了出去。

这个时候,李治终于松了口气,说道:“草原之战总算结束,十几万大军终于能撤军了。”

武后跟着点头,很庆幸的说道:“比预期的还要早上半个月,这样省下来的这部分军粮,就能作为将士们的赏赐。”

“先撤兵吧。”李治看向侧畔,说道:“传旨兵部,即刻拟定撤兵方略,尽量维持草原局势的同时,尽量撤兵。”

“喏!”一名舍人已经站起来拱手,然后快步离开。

“传旨吏部,联合兵部,整理定襄道上下所有人等战功勋业,所有人等都务必准确。”李治刚刚说完,又是一名站了起来,拱手之后快步离开。

“传旨,令闻喜县公裴行俭押送阿史那·伏念和阿史那·温傅至昭陵,祭告先帝,然后押送太庙,祭告先祖。”李治的命令再下,又是一名舍人站了起来,拱手之后,快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