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大唐皇帝令下,满城噤声(2 / 2)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听到大唐这两个字,城头上人心无比复杂。

松赞干布时期,大唐吐蕃关系友好,但到了勃伦赞刃时期,大唐和吐蕃屡见兵戎,一开始的时候是大唐占上风,后来逐渐吐蕃占上风,后来论钦陵更是有大非川之胜。

大非川一战之后,吐蕃占据了数年的优势,但后来,局势又逐渐的被大唐扳了回来,最后还是大非川,论钦陵战败。

然后一路败退,一直到今天,被大唐打到了城下。

原本击败大唐的论钦陵的弟弟,如今却站在城下以大唐国公,将军,和吐蕃国相的身份宣读大唐诏书,顿时就有一股冥冥中的嘲讽落在了他们每个人的身上。

尤其是赤桑。

勃伦赞刃就这么的站在城下,然后张开圣旨,高声呼道:“大唐皇帝令:吐蕃国主赤都松赞,赤诚中允,忠孝惟圣,可袭爵西海郡王,任左骁卫中郎将,镇军大将军,馀如制。钦此!”

“钦此!”无数的右武卫士卒,跟随勃伦赞刃一起高呼。

勃伦赞刃用的是吐蕃语,他手下的士卒用的也是吐蕃语。

城墙上的士卒全部都听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在一瞬间,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的握紧了拳头。

大唐皇帝封吐蕃国主赤都松赞为西海郡王,这没有什么,毕竟西海郡王是松赞干布当年的封号,曾孙继承没有不妥。

但作为吐蕃国主的赤都松赞,只封了一个左骁卫中郎将,而身为吐蕃叛臣的勃伦赞刃,却是被封了大唐的右武卫将军。

一个将军,一个中郎将。

一个国相,一个国主。

这其中嘲讽的声音,几乎无比清澈的在耳边响起。

“传令,收兵。”李绚冰冷响亮的声音在整个天地响起,上万的骑兵整齐的向着西面后撤而去,整个城头一片噤声。

……

整个逻些城下,龙曲河水从当雄而来,在逻些城下汇入逻些河,然后向东流向林芝,流入大唐。

一座巨大的营寨建立在龙曲河南,逻些河西的空地上,一面“唐”字大旗迎风飘扬。

大量的粮草被堆放在营寨之中,无数的战马来回奔行。

李绚站在中央的高塔之上,目光环视整个四野。

北侧的大门之前,一座浮桥搭建在龙曲河上,对面的北岸之上,一座前方骑兵营已经耸立。

不时的有骑兵从大营之中冲出,冲向北侧的山林之中,冲向东面的逻些城南。

“韦参军的营寨非常谨慎,这些即便是有人从山林中冲出,也无法威胁到我军的粮草。”李绚目光看向一侧的韦弘机,微微点头赞许,韦弘机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拱手道:“一切都是下官份内之事。”

“该记的功,还是要记的。”李绚转头看向东面。

逻些河缓缓从逻些城下而过,在城门东南,一座营寨耸立在逻些河边,和城池依成犄角。

无数的士卒在城门和城池中央来回穿梭,城池上下所有的人都死死的盯着西南。

唯恐下一刻,就有无数的骑兵从营寨冲出,直接杀过去。

“水军到了吗?”

……

龙曲河上,浮桥在一瞬间朝南北散开。

一艘宽达三十米的三桅楼船从上游直冲而下,朝着更加广阔的逻些河冲了过去。

紧跟着,又是一艘三桅楼船。

往西面看去,密密麻麻的楼船一眼看不到尽头。

城墙之上,赤桑浑身冰冷的看着一艘艘的巨大的战船直接杀了出来,冲到了东南营寨南侧。

无数的火球直接从河面升起,然后落在了营寨东南的粮库,顷刻间,汹汹的烈火已经燃起。

就在这个时候,轰然的马蹄声在西面响起。

黑压压的骑兵已经如同潮水一样的冲了过来。

……

高塔之上,李绚也不看结果,直接说道:“韦参军,从现在开始,在龙曲河上游屯水,逻些河一月之后开始。”

“喏!”韦弘机肃然拱手。

“黑齿将军,带五千骑兵,跟随水军直冲林芝,半月之内,拿下林芝。”

“喏!”

“王总管,杨御史,史将军,噶尔将军,命你们各率本部骑兵,攻伐逻些东南。”

“喏!”众将齐齐拱手。

大营东侧,逻些城下营寨中的上万骑兵已被彻底击溃,而黑甲骑兵依旧在疯狂的追杀。

大局已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