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 / 章节正文阅读

21. 水痘(1 / 2)

作品:《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

苏辰又发财了。

上午他正躺在懒人椅上看话本,话本子是昨天出门之前,嘱咐连山出去淘的。

明清时期不愧是话本小说的繁盛期,连山一口气给淘回来好多本,苏辰大致翻了翻,既有最爆火的才子佳人类型小说,也有公案系列型,修仙型。

苏辰现在看的,就是一本修仙小说,竖排版的清朝白话,看起来也不是那么费劲,小保成扒拉着看了两眼,觉得没意思到一边去摆弄他那些七巧板之类的玩具去了。

这时候,归宁跑进来,避着那边的太子爷,小声跟苏辰禀报:“爷,明相派人给您递了礼进来。”

苏辰有些摸不着头脑,将书放到一边坐起身,道:“拿过来瞧瞧。”

归宁转身出去,苏辰疑惑地自语:“他给我送什么礼?”

保成回头道:“肯定是回去了知道昨天他家的人,讹了我们的钱。”

苏辰:你耳朵挺灵的啊。

“你怎么知道?”

保成撇撇嘴,道:“猜的。”

片刻,归宁端着一个盖着红布的盘子进来,苏辰很好奇是什么赔礼,说道:“掀开来看看。”

然后一双眼睛差点没被闪瞎,紫檀木雕花的托盘上,红色的狐狸毛衬着,整整齐齐地摆了三排银子打的小兔子。

苏辰揉揉眼睛,道:“明相家里,这么有钱吗?”

保成看了眼,爆料:“这算什么,去年我生辰,他给我送的都是金玉做的玩件。”

苏辰小声道:“这么送,也不怕阿玛查贪。”拿起一个小兔子在手里撂了撂,说归宁:“先放一边儿吧。”

这些银兔子不说有多少两,单就这是一晚上做出来的,也可知此时贵族生活的豪奢。

苏辰躺下来,举着书继续看。

归宁放好银子,又取了些茶点果子给送过来。

其实阿玛有给苏辰另分配的下人,但他更习惯使唤的,还是一开始就过来的归宁和连山。

“对了,连山呢?”苏辰从书本后看过来。

归宁手一抖,有些为难,但在王爷的目光下,只得实话实说:“连山昨儿半夜起热了,告了一天的假。”

“发烧?”苏辰又坐起来,“怎么不早说?请太医看了吗?”

归宁低头道:“爷不知道,我们奴才病了,哪有钱请太医,只是去太医院拿两包药罢了。连山说了,明天再不好,他就挪到外面去治。”

苏辰穿鞋,道:“先别说那个,你带我去看看。”

保成放下手里的玩具,抓住苏辰的手,“大哥,我跟你一起去。”

“不行,你太小,接触风寒的人传染了怎么办?”苏辰拒绝。况且他还记着,前些日子回来的时候,保成就是病着的,这才好几天呢,不能再接触病人。

保成不太乐意,但不会放软身段混赖那些小手段,鼓着脸颊瞪了大哥一会儿,反而被他笑着捏了捏脸颊。

“保成听话,大哥一会儿就回来。”苏辰说道,“等我回来了,咱们去御膳房,叫郑大厨做麻辣兔头吃。”

保成气呼呼,扭身不理他。

苏辰笑了笑,让归宁带路出了门。

保成转头看一眼,听着脚步声远离,小跑着到门口扒着门框子往外看,而后忍不住伸手在自己脸上捏了下。

“麻辣兔头?”

难道是大哥在外面吃过的东西。

乾清宫西边有一排房间,是专门给在这里供事的太监宫女居住的,到了地方才发现,这种集体宿舍的环境一点儿都不好。

这还是乾清宫奴才居住的地方,其他的就更可想而知。

“阿哥爷,注意门槛。”和归宁一起引路的小太监十分细心,过门槛上台阶都在前面一两步的地方提醒。

苏辰多看了他一眼,是个大约十二三岁的少年人。

见苏辰看他,少年人还露出个笑容。

苏辰觉得有些熟悉,迈过门槛进去,就觉得太监房内阴阴凉凉的,没时间多想了。这样的房子夏天住不错,冬天却也受罪。

归宁跑到靠里间的床铺旁,推醒了昏沉睡着的连山,“王爷来看你了。”

自从康熙封了苏辰为落辰亲王,虽还没行册封礼,连山和归宁却都以王爷称呼自家主子。

连山睁开眼来,等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赶紧爬起来,说道:“你怎么能让王爷过来?”

若是过了病气,他就是有十条命也不够砍的。

连山正穿鞋,却听归宁猛地后退一步,道:“你不是风寒了、”

“怎么了?”连山抬头,就见归宁跟见了鬼一样地指着他。

“你,你,脸上”,归宁吓得舌头打结,转身大声跟往这边走的苏辰道:“王爷快走,别过来。”

苏辰已经看见了,连山因发烧显得赤红的脸颊上,鼓着两颗晶莹剔透的水泡。

“这是出痘了吧?”苏辰没有惊恐,不就是出痘吗?养个七八天就过来了。

连山脸色也白了,立刻抓着被子挡在身前,声音都是抖着的,“王爷您别靠近。”

出痘最好,但万一是天花呢。

天花,那可是要命的东西啊。

“阿哥爷,咱们先走。”刚才引路的乖乖巧巧的那小太监也窜到前面,这时候都不顾尊卑了,双臂圈着苏辰的腰就把他往外拖。

对于苏辰来说,天花就是传说中存在的一种传染病,他还很难感同身受地体会到清朝人,尤其是皇宫里对于天花的惧怕。

被拖着到外面,苏辰都是愣的,好容易才回过神来,脚步一用力撑着地面就站住了,对身后的那小太监道:“你先别慌,真是天花这一会子也传染不上。先去太医院,叫太医过来看看。”

这边的动静很快就传播到后宫各处,太皇太后听到下面这个禀报,当即就下令,“把那个太监先移到外面去。”

康熙此时正在保和殿,和索额图等人商议前线战事,耿精忠已经投降,现在的情形十分利好大清军队。

布置好了军力,康熙也有心和臣子们说些闲话。

明珠给那位大阿哥送了赔礼,是不敢瞒着皇上的,而且这也正是他要表现给皇上看的,闲话中就主动解释了昨天家人的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