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意欲西进(2 / 3)

作品:《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戏志才去世后,荀彧便推荐了荀攸,曹操亲自写信邀请荀攸来兖州,两边见面后相谈甚欢,荀攸便成了曹操谋士。

此时荀攸面色平静,出声道:“若要提前打下濮阳,也未必没有办法。”

曹操一喜,“公达有何高见?”

荀攸开口道:“濮阳在黄河之南,濮水之北,无论运兵还是运粮,都颇为麻烦。”

“但其地势却不是很高,若能掘两河其一,灌水入城,当可破之。”

濮阳附近的黄河河道,是出了名的豆腐腰,蜿蜒盘旋,在水势泛滥时,极容易决口而出。

《水经注》卷二十四云:瓠子河出东郡濮阳县北河。

西汉时期,发生了瓠子河决口之事,之后汉廷派人治理,竟然用了二十多年,才堵住决口。

《水经注》卷二十四又云:濮水枝渠又东北迳句阳县之成阳东垂亭西,而北入瓠河。

濮水的分支向东向北流进了从黄河分流出来的瓠子河,瓠子河在黄河之南,因此环绕濮阳城的水系异常发达,所以濮阳附近,历来是治理黄河水患的要冲。

荀彧听了此言,却是面色一变。

无他,濮阳城周围的水系情况,曹操手下谋士掾属都知道,但是敢直接开口用水攻城的,却是不多。

因为水攻一事,太过敏感了。

最早提出水攻的,便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之《火攻篇》:“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其认为,火攻效果明显,但水攻效果强大,但水攻能断绝敌军后路,却不能夺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