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深度迷案 / 章节正文阅读

第92章案中案(58)(2 / 3)

作品:《深度迷案

天生的身体残疾,让王乾山内心敏感自卑。这一点无可厚非。

在他还只有七八岁、一二年级的时候,面对烂嘴巴或熊孩子们的嘲笑,他在感到极度难受的同时,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换个学校」。

但王文辉不同意,并且认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王文辉的言下之意,应当是要王乾山

直视问题,坦然面对「瘸腿」的这一根本问题,而不是「换个学校」去逃避问题。

王文辉或许想给王乾山灌输「自信自强」的思想理念,也知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在王乾山还只有七八岁的时候就和他说这样的「大道理」,但他压根儿就没考虑过「孩子的教育,要从循循诱导、循环渐进做起」这样的「鸡汤铭文」。

可见,至少在对王乾山的教育上,王文辉是个「粗人」。他不但没有成功帮助王乾山解决问题,也压根儿没有意识到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于是,被王文辉「一耳光从二楼扇到一楼」的王乾山,不但要继续面对别人的嘲笑,更熄灭了将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向父母倾诉,甚至寻求帮助的想法。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四五年,别人的嘲笑和父亲的简单粗暴,让王乾山内心的愤怒也压抑了四五年。

他那样小小的年纪,在小小的身体和幼小的心灵里居然能压抑着这么多、这么久的愤怒,实属不该。这是王文辉夫妇的责任,也是老师、同学的责任,是所有人的责任。

这样的愤怒日积月累,出现问题是必然,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第一次出现问题,就在四五年以后,在他十一二岁,五六年级的时候。这本该是一次敲向所有人的警钟,尤其是对王文辉。但谁都没当回事,充其量也仅是认为「小孩子打架不该下手这么重」,然后草草处置。

或许是「地不平」的绰号过于标新立异,这让王乾山异常愤怒。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叫做「暴力」。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愤怒的量变终于引发一次小小的质变。

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在和同龄人的掐架中,如果不小心和意外,将对方的腿打折,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王乾山却故意这样干,还宣称「就是想把他打成瘸子」,这明显超出了「教训」或「报复」的范畴,带着宣泄愤怒的意味。

「把人腿打折」这一宣泄愤怒的方式,尤其是王乾山的「故意为之」,极可能让王文辉认为王乾山小小年纪就「心思这么歹毒,下手这么重」,当然得把这样「狠毒的思想幼苗和狠辣行为」掐死在襁褓之中。

王文辉只看到「下手重」的表象,却没有意识到这一表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即:王乾山缺乏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