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那年华娱 / 章节正文阅读

(3 / 4)

作品:《那年华娱

“祝贺林楠大哥……”

“林师哥牛逼,咱不去金鸡!艺菲,回头那只金熊借我玩两天……”

……

“他,还真拿到金熊了?”

陈恺歌看着早间新闻,表情严肃。

按理说林楠拿到了奖,这和他并没有关系,但他心头还是有一些难以名状的情绪。

被一个年轻人在奖项上超越,这种感觉,让一贯“高人一等”的他,很不适应。

“今天,要是有媒体记者……拒绝掉,我很忙……”

“嗯,好。”

陈虹在一旁轻声回应,作为多年的枕边人,她比陈恺歌自己都了解他。

……

电影协会这边,已经是乱糟糟一片了。

“等他2月底从好莱坞回来,再去‘登门’。”

“能成吗?以他现在的奖项成就,金鸡,完全是可有可无了。”

“他是可有可无,但我们不行呀。另外,韩三坪不是已经答应帮忙游说了么?”

“说起韩三坪我就来气,他那个女儿,真是没法说。我找韩三坪,她居然挂我电话!怎么教育的?”

…………

柏林国际电影节算是正式结束了,但版权交易市场却没有,而且正是热火朝天的时候。

第二天早上,林楠和刘艺菲起得很早。

林大导演得和汤姆一起,去对接片商,处理版权交易的事情。

而刘艺菲这边也要等品牌方过来,将礼服、珠宝首饰这些贵重东西带走。

除此之外,后天就是除夕了,刘艺菲得跟刘晓丽打个电话,还要代表自己和林楠给老林头也打一个。

“莱昂、马特、杰西卡,他们的航班是上午十点钟,已经出发了。”

看到林楠,汤姆立刻说起了其他几人的行程。

“我知道,他们给我发过消息了。过两天在好莱坞再聚。说说现在的情况吧?”

林楠直奔正题,询问起了《海边的曼彻斯特》版权的事情。

作为金熊奖电影,又斩获了四项金球大奖,还有六项奥斯卡提名,版权的交易价格绝对不会低。

更何况,无论是他,又或者莱昂纳多、马特·达蒙、杰西卡·查斯坦三人,都是非常有知名度的导演和演员,堪称顶级阵容。

汤姆整理了一下头绪,开始汇报起来:

“林,一共有46家片商对《海边的曼彻斯特》进行了区域报价,最后我们筛选留下了22家。

但因为这部电影的剧情内容过于压抑和痛苦,所以在价格方面很难做出突破,并且你还保留了中国市场的版权……”

林楠就知道,片商们会在这方面找借口,压价。

“他们买下版权,又不是光靠院线回本赚钱。光盘、录像带、网络收费这些才是大头,而且是细水长流。跟咱们说这些?你应该没让步吧?”

林楠看着汤姆,戏谑地问道。

“林,还是你懂我。我怎么可能让他们得逞?走吧,所有的片商都在等你这位新晋的金熊导演呢。至于总价?稍后,你就会看到了。”

跟着汤姆,林楠一路来到希尔顿酒店的大会议室,见到了这次的22家片商。

“嗨,林。”

刚进会议室的大门,一个老外突然站起来,热情地招手。

林楠一愣,顿时反应了过来,脸上不禁露出笑容。

“阿尔弗雷德?”

作为林楠在国际电影节上,片商朋友中的“老熟人”,阿尔弗雷德真是让他印象深刻。

因为从第一次在三大电影节上见面起,对方就好多次问价、闲聊,但都是摇头。

直到12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这种情况才一去不返。

在那一年,阿尔弗雷德的公司完成了“鸟枪换炮”的过程。

他第一次成为了林楠电影的购买商之一,即《天才枪手》和《太空旅客》的片商之一。

去年《看不见的客人》的片商里,貌似也有他,只是当时林楠没出席签约仪式罢了。

“是我,林。还没恭喜你呢,拿到了金熊奖。”

“谢谢,看来你的公司发展的很不错呢?”

“哈哈,当然了。就是你的电影,还是这么贵!”

两人寒暄了几句,随即进入到了正题。

几十份合约分发下去,在柏林电影节主办方和律师的见证下,签约开始。

“9820万,美金!”

当所有片商的价格累计在一起时,林楠看到了这个令他惊喜的数字。

奖项和主创阵容的加成,再抵消掉剧情太过压抑、痛苦的劣势,这个价格非常亮眼了!

他记得,《看不见的客人》版权一共才卖了6200万美金。

“我说的在价格方面很难做出突破,指的是1亿美金……”

汤姆凑到林楠边上,小声嘀咕道,语气相当嘚瑟!

“汤姆,你今年的分红,可以多拿两个点!”

“林,说话算话?”汤姆一下子激动了。

“嗯,算话!”

赶在中午前,终于搞定了版权交易的事情。

9820万美金这个数字,也将被柏林国际电影节统计进入今年的交易总额里,之后公布在官网。

……

国内的剧组、演员明星们,也开始准备返程了。

搞定版权的事情后,林楠带着刘艺菲一起,跟喇陪慷、任中伦等人聚了个餐。

“你这部电影,准备选在什么档期呢?”

“这会儿还没想好,到时候我亲自去中影,跟喇董汇报?”

林楠为刘艺菲夹了菜之后,捧了一句。

“嗯,也行。你随时过来,随时可以挑。不过这部电影,票房估计不会太高吧。”

“我有心理准备,没指望国内能有多少票房。”

“发行找好了吗?”

“任董,这事儿你就别想啦。他早就给光线了。”

喇陪慷打断了任中伦的话,让后者有些不自在。

这一趟柏林之行,上影买了不少外语片,但还是那句话,全是批片!

反观中影,不少国外大公司在接触喇陪慷,后者也是一部一部地引进分账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