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十八章 黄金破甲弹(2 / 3)

作品:《后明余晖

若有所思的王桓安颔首道:“如今,枪榴弹攻击移动中的战车,命中率太低,射程也不过百公尺;手雷则几近于近身肉搏,的确需要一型更远更强力的轻便兵器。”

在世界各国都在基于门罗效应而研发反坦克弹药的情况下,大明自然也没闲着,为了保密和混淆视听,空心装药破甲弹药的名称被叫做“特种烧夷弹”。

军器局在去年就已经正式向各大兵工厂下达了研究指示,应天、顺天、武汉、成都等主要军事工业基地都各自依照给出的技术指标进行研发,等到了期限再统一去测评,综合性能最佳的中选。

而军器局的研究指示就是反战车枪榴弹与反战车手雷,虽然三五式战防枪刚刚才列装,不过未雨绸缪却是必须的。

何况,根据已知情报,沙俄的中型战车的正面装甲厚度超过一寸,侧面也超过半寸。这已经不是战防枪可以有效应对的了,步兵部队迫切需要能毁伤之的武器。

现在一年过去了,应天兵工厂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设计,并经过了许多次试验和改进。

因此对于周长风所绘制的枪榴弹与手榴弹的草图,王桓安并不在乎,让他充满兴趣的是那个管状发射器。

他微微眯眼,在脑海中想象了一下这玩意的模样与原理,“现在无后坐力炮还是个新鲜玩意,周长官你竟然就能想到将它的原理用在别处,妙啊。”

无后坐力炮的雏形早在二十几年前就出现了,不过截至目前却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列装的型号。

在历史上,有个叫库尔切夫斯基的工程师极其热衷于无后坐力炮,设计过从37㎜到305㎜由小及大的一系列无后坐力炮,但是无一例外都是鸡肋。他最著名的设计是安装于一艘驱逐舰上的305㎜巨型无后坐力炮,不过测评结果很糟糕。

于是在大扫除时期,由于设计的武器太差劲,同时被其它案件牵连,库尔切夫斯基被逮捕,后被喂了花生米。

周长风摊了摊手,“就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可行的,不过我毕竟只是个业余的,具体好不好用还得看实际测验。”

“我很看好这个设计,真的,所谓集思广益确实是有道理的,这玩意完全具备可行性,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