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带着爹妈穿七零 / 章节正文阅读

66 书记(2 / 3)

作品:《带着爹妈穿七零

苏长河朝李亮使了个眼色,两人默契地往边上站了站,避开那个年轻人,小声说起话。

苏长河:“啥情况?”

李亮一脑门汗,“就这情况……”

早上出门他还疑惑书记咋这副打扮,没想到书记视察着视察着,真跑去给人干活了,书记干活,他们总不能在旁边干看着,只好也下地。

关键是书记看着也不壮,竟然能跟壮劳力干一样的活,书记带的秘书虽然不会干农活,但人家年轻,大小伙子有一把子力气。

只有他,一把年纪了,多少年没干过农活,今天可给他累坏了。

苏长河向他投去一个同情的眼神,安慰道:“不管咋说,你这也算是跟书记同甘共苦了。”

李亮苦笑,同甘共苦也没什么用啊,要是书记是新来的公社主任,累一场让新领导对他有个好印象,还值得,可这是县里书记啊,他还能升到县里去吗?

李亮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不管李亮心里想啥,在领导面前还是得勤勤恳恳,好在这回,书记没干多久,两桶水浇完就上来了。

马七叔本来还在嘀嘀咕咕,“这小子不是干活的料啊!”看见苏长河站在田埂上,扬声问:“长河,是找你的啊?”

“是,”苏长河顿了顿,“我一个朋友。”

“原来是长河的朋友,早说呀,咋能让你干活?”

姚书记拽着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笑道:“我这算什么干活?要不是您教我,一桶水都撒完了。”

马七叔哈哈笑,“下回过来,再教你其他活。”

“好!”姚书记答应得一本正经。

苏长河黑线,你一个县委书记,不是还真想到我们队里学干农活吧?

“姚……同志,咱们去厂子里吧?”

“好,麻烦你了,苏同志。”

苏长河带他们先到办公楼喝口水,然后从办公楼旁边出去,先去养殖场,再到四个车间,一个一个介绍。

“这边是最开始办起来的养殖场,这个是育雏舍,目前养殖场有百分之八十的鸡苗都是出自这里,不过整个养殖场的产量还是太少,对车间生产来说也只供得上一小部分。”

“等建设大队和红庄大队养殖走上规模,我们这边可能会考虑饲养利润更高的品种……”

“这个就是罐头车间,目前主要生产两种罐头……”

罐头车间内,大家忙得热火朝天,一个个走路带风,有人看见苏长河带着不认识的人过来,叫了声“厂长”,瞥一眼,就收回视线继续干活。

姚书记身材样貌都不错,气质更佳,但毫不夸张地说,在这群铁娘子眼里,他绝对还没有她们手里的鸡有吸引力。

姚书记看着她们积极的样子,忍不住问了句,“她们为什么都这么积极?”

苏长河笑道:“因为我们厂子里的工资制度是基本工资加提成相结合。”

苏长河给他解释啥叫基本工资,啥叫提成,他说:“她们的收入和工作量挂钩,干得越多,拿的钱越多。除此以外,像节假日,厂里要是加班,就会给她们发两到三倍工资。所以,不用别人说,她们自己就争分夺秒得干活,有时候为了加班都能抢起来!”

苏长河说着说着,又多了句嘴,“如果其他生产队搞厂子,也得注意这个问题。他们在厂里干活,干多少就能拿到多少钱,但是下地干活却不一定,所以,大家理所当然更愿意进厂。”

这时候农村还是公社制度,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有时候干活多的人,还真不一定能分到多少。所以,就有很多人磨洋工,这也是现在农村发展困难的一个原因。

姚书记若有所思,“如果农村采用一种新的方式……种地也是多劳多得,农村会怎么样?”

这种新的方式不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在是79年,某个小村子应该已经开始大包干了,难道姚书记也知道?

苏长河不知道他只是由此联想到种地,还是说的真是大包干,但一个新制度出现,必然有一定的实验期,他记得,到大包干全面推广应该还有一两年,如果真能让姚书记注意到这个问题,淮宁会不会早日实行大包干?

苏长河眼神闪了闪,他道:“我不知道农村会怎么样,但是我知道干得越多,拿得越多,我爹他们肯定愿意,队里偷懒耍滑的人,也舍不得偷懒了,这种方式能更好地调动大家生产的积极性。”

姚书记垂眸,没有再说,苏长河也顺势转移话题,带他们到第四车间参观,“这个是新车间,制作红薯粉条的……”

他们来得迟,把厂子转完,已经不早了,厂子都下班了,工人们一个个拿着饭盒去食堂吃饭,苏长河就说,“上次在公社吃的饭,这次也尝尝我们食堂的饭菜吧。”

姚书记没有拒绝。

厂里的食堂说是食堂,其实就是一个小房间,摆了两三张桌子,正值吃饭的点,食堂里人多,苏长河便让姚书记他们先去办公室等。

他借着打饭的机会,把李亮留了下来,李亮正愁今天表现得不好,很愿意承担这个工作。

苏长河压低声音打探,“到底什么来头?”

李亮朝办公室方向看了一眼,才小声道:“听说是首都来的,大院子弟,背景很深……才来几个月,在县里就烧了第一把火,县里都没人敢跟他较量……”

原来还是首都来的,怪不得这么年轻有为。

苏长河又挑了挑眉,看了眼苦哈哈的李亮,心道,这家伙果然不简单啊,连县里的消息都能打探到。啧啧,果然不愧是当官的,不管官大官小,没一个心眼少。

队里人只当那个挑水都要教的年轻人是苏长河朋友,并不知道他是县委书记,比公社主任还厉害的官。

不过就算他们知道,也只会觉得“啊,不愧是长河,连县里书记都来找他”,除此以外,书记来他们生产队视察的事还没有另一件事对他们的吸引力大。

啥事呢?

他们厂里的车子呀!自从长河说,大家伙心里一直惦记着。

“咱的钱都打过去了,咋还没开回来?”

“哎呀哪有那么快?不是说月底月底吗?今天才二十号!”

“二十号不也差不多了,难道非得到三十一号啊?”

大家伙心里猫抓似的,这可是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