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行路难 第四章 地头蛇(3 / 4)

作品:《过河卒之风起凤鳞

只见这位沈家小姐径直走到吴海浮跟前,拉长着脸问道:“吴百户,我想你应该好好跟我解释一下,为什么青鸾卫会在不跟道观通报的情况下,‘私自’处置涉嫌隐秘结社的案子?”

“私自”两个字被沈玉华咬得很重。

吴海浮嘴角一抽,脸色十分难看,他作为一县青鸾卫的主官,自从上任以来还没被人以这样的语气诘问过。

所以他毫不客气地回敬道:“沈道长,汤和这个‘天廷’妖人的身份本就是我们湖州千户所的青鸾卫弟兄从丁巳神嘴里审问出来的,于情于理都应该是我们直接负责此案。”

顿了一下,吴海浮的声音猛地提高:“我们青鸾卫隶属亲军都尉府,乃是天子亲军,直属于皇帝陛下,就是朝廷内阁里的各位阁老们也不能过问我们处理的案子,更别说是你沈参宿沈道长这位道门的五品执事了!”

沈玉华冷笑一声,将手中折扇递给身边的一位道士,按照道门礼节冲着玉京的方向行了一礼,随后才回答道:“既然你搬出了皇帝陛下,那我就跟你聊聊道门与朝廷之事,汤和是‘天廷’妖人,以我们道门的分级,‘天廷’这种实力雄厚而危险略低的隐秘结社被列为乙等结社。同时,按照当年我道门玄圣与大玄高祖皇帝总掌玉虚五雷长生大真人的昆仑盟约,凡涉及隐秘结社之事,道门可自行处置。”

说到此处,沈玉华结果属下递过来的折扇,眼睛盯着吴海浮,以扇指天,沉声问道:“吴百户说我没权过问这个隐秘结社的案子,这是置昆仑盟约于何地?置高祖皇帝于何地?置玄圣于何地?!”

吴海浮的脸色更加难看,几滴汗珠自他额头上渗出。

道门和朝廷确实有这个昆仑盟约,这个盟约并非简单几句话,而是一大篇条文,经过道门和朝廷反复磋商之后,最终由玄圣和大玄高祖皇帝确认。只是因为某种不为外人所知的原因,玄圣和大玄高祖皇帝并未形成白纸黑字,而是口头协议,所以又被视作不成文的规矩。可不管怎么说,这么多年以来,无论是道门,还是朝廷,都是认可这个口头盟约的,并且严格遵守。

只要玄圣还是道门认可的中兴祖师,高祖皇帝的神位还供奉在太庙正中主位上,还是万世不祧之祖,就没谁敢否认两人定下的规矩,祖训言犹在耳,就是道门大掌教和皇帝陛下也不行。

沈玉华说他吴海浮不尊盟约、不尊高祖皇帝与玄圣,真是好大一顶帽子!

眼见气氛越闹越僵,一直在旁边看着两人争论的李三辛轻咳一声,出来替两人打圆场:“沈执事,吴百户怎会如此,我们万不敢违背高祖与玄圣的祖训,只不过事急从权,唯恐事情走漏了风声。加之天廷可谓天下第一等妄人,与古仙们不同,他们十分‘俗气’,除了香火愿力之外,不要血肉和生魂,只要真金白银,大肆敛财,受骗百姓达数十万之众,甚至还在大玄境内有过起事谋反之举。在此等情况下,主要是由我们朝廷来剿灭此等祸国殃民的邪教,道门一般不与‘天廷’直接冲突,所以我们百户才忘了与沈执事相告,万望沈执事海涵。”

一般而言,“副堂主”、“主事”、“执事”等职务称呼,只在道门内部使用,朝廷之人或与道门有关之人也可以用,而外人称呼道门之人就是以“道长”、“法师”、“高功”等称呼。若是逾越,便等同是拍马屁拍在了马蹄子上,会惹得道门之人不快。

李三辛虽是青鸾卫的试百户,但实际上是太平道李家子弟出身,而太平道内,李家又是领军之人,和沈家是坚定的盟友。从这里论的话,李三辛跟沈玉华还算半个道友,他以“执事”称呼沈玉华,也是想从这方面拉拉关系、说说好话。

你这样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

沈玉华自然知道李三辛的用意,“哼”了一声后便不再言语,重新回到了那群道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