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父隋炀帝 / 章节正文阅读

一六五章 母凭子贵(2 / 2)

作品:《家父隋炀帝

杨铭也清楚,这两人从未参与过政务,上手难度肯定不小,但是杨铭有耐心。

不怕你捅娄子,就怕你不可靠。

回来的第三天,杨铭在总管府前衙召开会议,所有的总管府属官都在。

元文都主动道:「舍弟尚在路途,大约还需半月才能抵达江夏。」

他的弟弟元崇载,受杨铭举荐,补上了玄感离任之后的缺,出任鄂州刺史,现在已经在赴任途中。

杨铭点了点头,接下来,为众人介绍了杨庆、杨和兄弟俩。

元文都等人赶忙起身见礼。

就算是庶子,也比他们高几个阶层。

「今后有不通之事,二位兄长还需多多向元长史请教,」杨铭笑道。

两人赶忙答应,态度非常谦和。

杨庆和杨和从小到大,都生活在晋王府,受尽了无视和冷落,所以性格比较随和,没有那种太子之子的傲气。

再然后,就是元文都,庞牛、裴熙载、杜如晦等人汇报工作。

首先是水匪的问题,杨铭这一走,直接就是大半年,水匪之患日益严峻,迫于多方压力,元文都在去年的时候就给杨铭写信,希望能派兵剿匪。

而杨铭的回复,一直等到确认民部拨款的批文下来之后,才送到了江陵。

只要批文到手,就可以

剿匪了。

但是民部这次的拨款,只有六十四万贯,杨铭报上去的是一百一十五万贯,基本上拦腰给了他一刀。

别以为只要杨铭会砍预算,民部那些人就是吃这碗饭的,砍起来更狠。

钱多钱少,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上面同意了重建襄阳水军,那么怎么建,主动权在杨铭。

他在路过襄阳郡的时候,已经派人将周仲牟给叫来了,眼下就在堂中,并且杨素那箱子五牙大舰的工艺图纸,杨铭也已经交给了对方。

杨铭直接道:「现有三艘五牙,养护不足,要尽快使之可以纵横大江,另外再添三艘五牙,及附属舰船若干,本王要的是一支可以压镇荆州水路的无敌水师。」

荆州水路,涵盖长江中游,长达两千余里,两岸郡县数百之多。

早就和杨铭探讨过水军发展的周仲牟,自然晓得该怎么做,可是钱不够啊?

杨铭也知道钱不够,于是道:「先动工再说。」

这样一支舰队,总耗费应该会超过三百万贯,但是不用太着急。

因为船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造出来的,至少都需要两三年,这支水军才能具备真正的战斗力。

今年民部拨下来的六十四万贯,足够开工使用了。

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关于清查田亩的事情了,

庞牛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会挨训,所以自打进了大堂,就一直耷拉着个脑袋。

据裴熙载讲,检校卫在地方,闹出了不少人命,还有不少冤桉,杨铭离开的这大半年中,裴熙载这边就杀了几十个检校卫。

这帮人本来就是收编了当地的地痞流氓组建成的,所以很难管理,庞牛这孙子约束不利,以至于有个地方的检校卫竟然借着手中权利,给自己名下捞来上千亩的良田。

杨铭一开始就知道这些人不好管,但没想到庞牛会管的这么差,好在裴熙载雷霆手段,逮了几个严办,才把这股势头压下去一些。

杜如晦这边,还是得力的,清查出不少问题田亩,数量极为惊人,当他在堂内讲出来之后,一众人都惊呆了。

只有提前知晓事情的元文都,和心知肚明的杨铭表现的很澹然。

杨铭察觉到,杜如晦和裴熙载对这类事情,反应最大,甚至直接破口大骂原先的那些州郡长官不干人事,硬生生吹捧出一个天下粮仓。

国库的粮仓是满的,但是老百姓的米缸是空的。

骂归骂,但是两人也清楚,这事不能捅出来,起码不能是他们荆州先捅出来。

两个世家出身的子弟能有这种觉悟,杨铭还是颇为意外的,这一点要比元文都强上很多。

田亩改革,不是杨铭可以改的动的,眼下的荆州,不过是他的一块探路石,实验田,只有更清楚的了解弊端所在,将来才能想到改革良策。

而这项改革,不能靠豪门大族出身的人去做,因为就是改他们革。

可惜了,大隋的科考直到如今,进行的仍不顺利,借助科考上去的,还是一帮世家子。

「清查出来的问题田亩,重新授田,其余诸事,仍按部就班,至于检校卫,削减人数,」

说着,杨铭看向庞牛,道:「你是我的心腹,是我从大兴带来的,所以,不要让本王再失望第二次。」

心知逃过一劫的庞牛赶忙道:「是卑职失职,望殿下降罪。」

「你自己想个惩治办法吧,」说完,杨铭便离开了大堂。

等到杨铭走后,庞牛勐一咬牙,来到前院,***上身,喊来自己的手下:

「二十杖,使出力气来,不把老子打的皮开肉绽,老子就把你们打的皮开肉绽。」

两名卫士对视一眼,直接抡棒子就打。

如今的总管府内苑,可算是住满了,单是杨茵绛和裴淑英的奴婢,就有四百人。

杨茵绛是正妃,所以一应奴婢仆役,都归她管,杨铭也放心让她管。

裴淑英心软,不适合干这种事情。

五月初,杨铭收到了裴矩来信。

杨坚将他和柳述调换了一下位置,如今柳述是吏部尚书,裴矩是兵部尚书。

裴淑英看完信之后,不明所以,只有杨茵绛察觉出一丝危机,但是她当着别人的面没有明说。

等到晚上杨铭就寝之后,夜深人静,杨茵绛才脸色凝重道:

「柳述与祖父有过节,至尊此番安排,恐有深意。」

杨铭安慰道:「不用担心,越公自会应对。」

「唉......裴矩刚刚兼任吏部就被调换,也太蹊跷了,」杨茵绛冰雪聪明,已经猜到祖父这是被针对了。

「今后无论你举荐何人,只怕柳述那关不好过了,此人与废太子杨勇关系匪浅,」

杨铭笑道:「不要紧,举荐人选,也不是吏部一家说了算,上面还有父王呢。」

「这倒也是,」杨茵绛笑了笑,躺进杨铭怀里:「咱们要等到大哥有子,才能做准备,可是大嫂总是待在洛阳,我们要等多久啊?」

杨铭道:「大哥应该已经有了休妻的念头了。」

「啊?」杨茵绛花容失色,勐的坐起身来:「什么时候的事?」

在她看来,休妻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尤其是亲王休妻,等同于废黜。

老百姓休妻,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被休的妇人都很难再嫁,如果是亲王,就不是难嫁的问题了,而是很可能获罪。

亲王休妻,必须要有站得住的脚的理由,没有这样的理由,至尊不会同意,太子也不会同意。

但是杨茵绛知道,晋王妃崔氏无子,这便是最好的理由。

所以她很害怕,害怕自己不能给杨铭生下孩子。

杨铭叹息一声,道:「是长姐跟我说的,大哥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跟父王母妃明言,他的婚事本来就是祖母定下的,如今祖母已经过世,想来用不了多久,崔氏就要被废了。」

杨茵绛一脸伤感的摇了摇头:「夫妻两人不同住,异地而居,怎么可能有孩子嘛?」

她不认为是崔氏身体的问题,而是夫妻感情的问题。

事实上,她是不愿见到这类事情发生的,因为离他们太近了,那可是杨铭的亲大哥,这个先例一开,杨铭以后会不会也有样学样呢?

自己本来就比他大四岁,女子衰老的又快,总有人老花黄的一天,没有足够深的感情基础,自己将来很有可能遭受冷遇。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赶紧生孩子,而且的是男孩,越多越好,母凭子贵。

可惜,杨昭那边没动静,她们没办法要孩子。

杨茵绛非常苦恼,这件事情已经完全将她对祖父杨素的担忧盖了下去。

「如果我们现在怀上孩子,父王母妃那里,会如何责备我们?」杨茵绛问道。

杨铭笑了笑:「你就那么着急吗?」

杨茵绛忍不住在杨铭腰上拧了一把,差点急哭道:「生儿育女,是女子一生头等大事,亏你还能笑得出来?」

杨铭坐起身,安抚她道:「再等等,应该也就是今年的事情了,你着急?父王母妃那里更着急,他们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孙子呢。」

这句安抚作用很大,杨茵绛显然是很认同的,晋王杨昭今年已经十九岁了,却没有一儿半女,别说太子着急,只怕至尊都着急。

想明白这些,她长长的松了口气,钻进杨铭怀里,撒娇道:

「你的第一个孩子,交给我,行吗?」

交给谁其实都一样,毕竟只有杨茵绛生下来的,才是嫡出。

裴淑英心甘情愿做侧,让杨铭心里多少有些愧疚,人家这样的出身,如果不是对自己有真感情,怎么可能肯屈就呢?

「我不希望看到你和阿云之间有嫌隙,」杨铭正色道。

杨茵绛乖巧的点了点头:「我知道她的委屈,我心疼她还来不及呢,放心,我知道她心直口快,但是我不会在意。」

接下来,两个正值青春年华的新婚夫妻,开始办正事。

正如老舅萧瑀所说,当不负韶华。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