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父隋炀帝 / 章节正文阅读

二一零章 十六条草案(2 / 2)

作品:《家父隋炀帝

离开官署之后,杨铭便去了窦彦的家。

….

可惜对方今晚不在家,而是住在皇城官署,于是杨铭又返回了皇城,他要不是亲王,大晚上的还真就进不去。

工部衙署,窦彦仍在秉烛处理公务,听说杨铭要见他,顿时拉下脸来。

摆着一张臭脸请杨铭坐下之后,他一声不吭,只是独自泡了一壶茶,单手给杨铭推过去一杯。

杨铭这次来,就是来说软话的,只要能达成目的,减轻山西百姓的伤亡,服个软算特么多大点事啊。

「今早在朝会上,本王语气是重了些,文同(窦彦字)还在生气?」杨铭笑道。

「怎敢?」窦彦语气冷澹道:「窦某不过一介侍郎,岂敢与秦王置气。」

「没生气就好,」杨铭直接取出那份草桉:「那咱们谈正事吧。」

嗯?你跟我打马虎眼呢?我生没生气你看不出来?

窦彦一脸的无奈,不过他确实消气不少,毕竟人家屈尊找他,态度也明摆着是想缓和关系,自己再揪着不放,就没劲了。

于是他拿过草桉,仔细阅读一番后,点了点头:

「此十二条,皆为利民之策,难为秦王这么快就整理出来。」

接下来,他又将自己整理的一些东西,拿给杨铭看。

朝会上被人家顶着怼,窦彦脸上也挂不住,但是他也知道,秦王的顾虑也是为民着想,不是针对他的人,而是针对事情。

所以下朝后,他自己也一个人低头琢磨了一些,希望能尽量减少民夫损耗

杨铭接过来之后,认真的研读了一番,

里面有几条还是非常中肯的,比如说那个十家出一丁,也就是十户人家只出一个劳工,而且家有老翁供养、幼儿抚养、丧偶者,残疾者,孕期者等等,不出丁。

这一条还是比较人性化的,对于一个出身豪门的大官来说,算是很难得了。

还有就是征调奴婢,大隋奴婢数量,是按照爵位和勋位来算的,有多有少,数量不等,少的少出,多的多出。

当然,窦彦搞出来的这一条,只针对山西地区,关中这边的,他不敢。

杨铭读完之后,大感欣慰,主动拎起茶壶给窦彦倒茶,窦彦这一次,是站起身双手去接。

「今天朝会,是本王的不是,文同去了山西,切记要体恤百姓,那边的事务,就拜托给你了。」

这是正儿八经的道歉。

亲王道歉,没有谁敢不接,杨素高颎都不行,何况是他。

窦彦当然也感受到了人家的诚意,老脸一红,赶忙道:

「殿下语重了,臣也有不当之处,只盼此番赴任,能够保供洛阳,也能让山西百姓少遭些罪,让陛下、太子和您,都满意。」

杨铭微笑点头,接下来,便岔开话题,不谈正事,说些闲扯澹的话套套近乎。

总的来说,窦彦这个人还算不错。

翌日朝会,杨铭将窦彦汇总之后定下的共十六条保障草桉,递交给了太子杨昭。

很多人在知道这十六条草桉内容的时候,都是默不作声,在他们看来,杨铭有些大张旗鼓了,没有这个必要。

但是杨铭这边,有杨素、高颎、裴矩的支持,就连苏威牛弘,也出声表示认同。

不管他们是不是真心的,总之表面功夫还是做的不错,毕竟这十六条,有利百姓,不利世家。

杨昭大喜,不住的盯着草桉内容点头道:

「铭弟实乃干练之才,这十六条立即下发各署,诸位要通力合作,为君解忧。」

杨铭趁着这个时候,赶紧站出来替窦彦说了几句好话,意思是这十六条,人家窦彦出了一半的力。

太子自然是大感欣慰,对窦彦大加赞赏。

现在好了,任谁都能看得出,人家两人已经和解了。

而杨铭之所以将窦彦捧上去,一来,人家确实出力了,更重要的是,如果大家都知道十六条草桉窦彦参与谋划,那么窦彦将来到了山西,必然会遵照其中每一条的内容去筹备部署。

不然,他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何况杨铭还派了个裴熙载跟着监督呢,如果窦彦乱来,杨铭还会跟他翻脸。

意见相同,大家就是朋友,意见相左,大家就是敌人。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圆盘大佬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