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父隋炀帝 / 章节正文阅读

二二一章 大隋建筑集团(2 / 2)

作品:《家父隋炀帝

老爹杨广在洛阳的时候,他说了算,外出巡游的时候,还会设置一个东都留守,所以独孤纂最幸福的时刻,应该是眼下,而不是将来。

“赵国公放心,将来若有变动,本王这边当会为你谋划,”杨铭笑道。

被人家窥破心意,独孤纂老脸一红,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是臣唐突了,殿下不要见怪。”

“不怪不怪,来,喝酒,”杨铭微笑举杯。

皇帝杨广喜欢喝绍兴黄,以至于上行下效,但凡重要宴会,必然是以绍兴黄为宴酒,民间叫做女儿红。

但其实洛阳这边,大家都不喜欢喝,还得是北魏时河东人士刘白堕所酿“春醪”最是盛行,杨铭也比较偏爱这种酒,喝多不容易醉。

宴会过后,杨铭返回住所。

这是一座大宅子,规模其实逾制了,基本和郡王府的规格差不多,但在洛阳,没人会操心这些。

府内收拾的一尘不染,显然精心准备过,但是独孤纂准备的侍女下人,都被杨铭打发走了。

这里,不能有外人。

翌日,杨铭在独孤纂等一众当地官员的引领下,与杨素他们前往洛阳新址。

临近晌午时候,众人抵达目的地,尹阙山,尹阙山因两山对峙,尹水中流,如同天然门阙,所以叫尹阙山,不过现在得叫龙门了,杨广改名了。

站在龙门山上,向北眺望,杨铭就算不懂风水,也能看得出,这真是一个好地方。

北邙山,南龙门,夹出来的一块中央平原,洛水从中流淌而过,端的是藏风纳气的一块宝地。

众人于一座视线最佳的山腰上,居高远眺,因为只有这里,才能窥见全貌。

眼下的洛阳,已经开挖地基,眺望远方,人群彷若蚂蚁般大小,密密麻麻。

“建城先建郭,东城墙长约十五里,南城墙十四里,北城墙十二里,西城墙十四里,总长五十五里。”

“洛水由西向东穿城而过,共设桥五座,皇城以南,为疏通河水以免阻塞,所以需开渠分作三股水流,设北、中、南三道桥,居中为天津桥,意为天河渡口,北为黄道桥,南为皇津桥。”

“城中设桥两座,居中为中桥,居东为东桥.......”

宇文恺手握图纸,为众人讲解。

这些桥都是浮桥,没有石桥,杨铭对于天津桥还是比较了解的,大唐双龙传里面,这里有过一场大战,寇仲徐子陵和师妃暄第一次硬碰硬。

而且这座桥,在历史上常常出现在一些名家的诗词当中。

史书对天津桥的形容: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

这是一座铁索浮桥,行车走马如履平地。

“洛水以北,西为皇城,东有二十九坊,设北市一座,洛水以南,以定鼎门大街为中轴线,东有六十七里坊,设东市一座,西有十六坊,设西市一座.......”

整个下午,众人都在聆听宇文恺所描述的基本概况,

东京事关重大,每个人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但是杨铭关心的,还是施工问题,洛阳营造,是昼夜不停的,夜间的照明,主要依靠篝火,火油是用不起的。

于是他看向杨达,问道:“那个叫武华的,来了没有?”

杨达点了点头,朝山下远处招了招手,不一会,便有一个年近五十的富家翁拎着下摆跑了上来,

“草民武华,见过殿下。”

杨铭微微点头:“木料供应,不可迟缓,暂封你为土木副监,负责此事。”

“草民必不让殿下失望,”武华大喜退下。

“云定兴可在,”杨铭问话道。

不一会,云定兴来了,这位曾经的太子老丈人,已不复往日荣光,眼下一举一动都表现的非常卑微,当年杨勇得势的时候,可是非常骄横的。

“陛下既然令你来督造冶炼诸事,汝当不负圣恩,但需知陛下节俭,不可耗用无度。”

“臣领命,”云定兴赶忙点头。

杨铭和杨素他们,是不会在施工地久呆的,像他们这样的,多为遥控指挥,统筹全局,真正在工地上的,是工部那帮专业选手,其中很多姓宇文的,他们不是北周皇室,而是宇文恺这一支。

有一种比较有趣的说法,宇文恺家里,就连门房的狗,都会自己做窝。

宇文恺家族=大隋建筑集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