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父隋炀帝 / 章节正文阅读

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2 / 3)

作品:《家父隋炀帝

鸿胪寺这种部门,没啥实权,是不会遭人忌讳的,只要杨铭不接手军方,太子对他还是放心的。

“你倒是没有瞒我,”韦盈点了点头:“你大哥对你还是信任的,正如你所说,现在有不少人在私底下乱嚼舌根,谣传太子病重,二王争位,你大哥信你,但是东宫那帮臣子,可没有你大哥这么了解你,为了避嫌,你这么做,其实很好。”婶

她是故意说的严重,实际上,有哪个不要命的敢谣传二王争位这种事情?这不是嫌自己命长吗?

眼下的右武卫和右屯卫,已经被杨昭不足一岁的嫡长子杨侑,和庶长子杨倓接手,基本等于杨铭主动让出来的。

杨铭道:“风言风语最是伤人,我知道大哥不会猜忌我,但是我必须这么做,因为要堵住那帮风语者的嘴巴,免得他们挑拨我兄弟关系。”

韦盈点头笑道:“长孙炽的事情,你大哥很感谢你,现在东宫那帮臣子,已经没有人说你的不是了,等你大哥病愈之后,是不会亏待你的。”

杨铭赶忙道:“只要大哥病愈,比什么都强,臣弟并无所求。”

这时候,韦盈突然叹息一声:

“也是造化弄人,我与韦妃虽是族内姐妹,但幼时常常见面,也算是关系亲近,如果当初她是秦王妃而不是齐王妃,想必也不会是今日结局。”婶

这就是想法天真了,杨铭三兄弟的婚嫁,那都牵扯着政治,牵扯着朝堂局势,岂是想娶谁就能娶谁的?

说着,韦盈羊装好奇道:“铭弟似乎与我们韦家,并无姻亲?是没有相中的女子吗?”

杨铭赶忙道:“并不是,其实臣弟与韦家,并无任何交集,府上妻妾,也皆是随缘。”

韦盈明摆着是抛出橄榄枝,但杨铭这边态度则有些微妙,没有接受也没有拒绝。

“以后还是要多多亲近的,”韦盈笑道:“铭弟当知,我韦家并不比杨家差,甚至犹有过之。”

你最好说清楚是哪个杨家?这话可不要让杨广听到。

杨铭点头道:“这是自然,其实臣弟与勋国公(韦圆成)还是比较相熟的,奈何他在冀州,难以见面。”婶

韦圆成,是杨昭提拔上来的,而且是韦盈的亲堂哥,所以听到杨铭这么说,韦盈颇为欣慰:

“好了,我也不多驻留了,这里的事情就托付给你了。”

杨铭赶忙起身相送:“臣弟分内之事,大嫂放心,也请大嫂代我向大哥问安。”

韦盈点了点头,在宫女的簇拥下,离开了王府。

接下来的日子,杨铭每天都待在齐王府,铁勒的契必喀图,包括在京的一些其他外国使臣,也都前来吊唁。

其实在大兴,有很多番邦小国的驻京办事机构,包括东西突厥。

这些人的主要业务,是与大隋通商,因为当下,纵观亚洲地区,没有比大隋更物产富饶的地方,而且农耕防治冶炼技术,也都是当时拔尖的。婶

对外通商,也是互补长短,人家波斯和天竺那边也有更好的技术,这就是打通西域走廊的必要性所在。

杨广不是坐井观天的那号人,他一直都在积极的对外交流。

高玥在王府与陈淑仪闲聊的时候,得知杨铭与长孙成关系似乎不错,于是她主动找到杨铭,希望能帮着引荐一下,她想见见长孙夫人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