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父隋炀帝 / 章节正文阅读

三零一章 贺若定罪(2 / 3)

作品:《家父隋炀帝

宇文士及等的就是这句话,你想让我背锅,嘿,这个锅我愿意背,没想到吧?

“臣这就去准备,”

权臣、宠臣之外,其实还有一种,叫孤臣。

什么叫孤臣,就是除了皇帝以外,剩下的人都看你不爽,杨铭看得出,三狗这小子似乎还挺乐意以自己的名义上禀皇帝邀功,这样也好。

这会使得宇文述在孤臣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而孤臣,注定不会有多大影响力。

你不是要跟老二联姻吗?那就看看你们这对孤王孤臣,能掀起多大浪来。

从多方面来考虑,其实杨暕已经不能对他构成威胁,巴结宇文述,不过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如今,至少表面上,杨铭已经获得了宗室的支持,而他背后,还有弘农杨氏、河东裴氏的全力支持。

因为杨素和裴矩,分别都是各自家族内的话事人,他们的立场,极大程度上代表着家族的立场。

而李渊是个老狐狸,明面上似乎倾向杨铭,实际给自己留着余地呢,他是属于那种杨暕势微,可以落井下石,但杨铭势微,却不会雪中送碳的那种人。

而陈淑仪的家族,将来可以在江南一带,给杨铭提供极大助力,眼下仍处在上升阶段,而杨铭也会尽力帮忙。

......

孩子在三岁之前,杨铭还是很宠溺的,次子杨瑾正好处于这个阶段。

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嫡庶之分,都是亲生骨肉,没有贵贱之别,这一点上,杨茵绛非常通情达理,对待杨瑾视若己出。

怀里抱着孩子,杨铭朝裴淑英笑道:“孩子像你。”

裴淑英顿时蹙眉:“不,像你。”

说完,她噗嗤笑出声来,是的,孩子像她,但女人不希望别人说孩子像母亲,虽然她知道杨铭不计较这些,但是她计较。

有钱的好处就是,孩子不需要自己亲自照料,杨铭只是抱了一会,身边的乳母便将孩子接过去了,

因为杨铭抱孩子的姿势不对,孩子很不舒服。

“现在的事情好多啊,真怀念以前跟你独处的日子,无忧无虑的,多好,”等到乳母走后,裴淑英依偎进杨铭怀里,说道:“你知道的,我不喜欢憋在家里,以后你再要出门,一定带上我。”

杨铭笑道:“如果是外出领军呢?”

“也得带上我,”裴淑英道:“我已经私下让人给我量身打制了一套甲胃,我的骑术你也是知道的,不会给你拖后腿。”

杨铭点了点头:“好,依你的。”

“有一件事情很奇怪,”裴淑英突然正色道:“阿爷年前给我的来信中,希望我多多练习骑射,最好也学些武艺傍身,而且语气颇为严肃,你说,阿爷为什么要这样嘱咐我呢?”

杨铭一愣,皱眉不语。

也许,裴矩和高颎一样,已经可以预见到大隋的未来了。

人,有三岁看老一说,而老爹杨广执政两年以来所做的事情,或许在裴矩和高颎眼里,已经可以预见到接下来几年会是什么状况。

正如高颎所言,长此以往,国家必乱。

洛阳那边,杨约来过一封信,豫州汝南郡,真阳、新息、上蔡、平舆四个县,在运河期间都闹出过民变。

民变一起,殃及太大,因为老百姓一旦造反,官、民都杀。

此番民乱,因为发现的早,所以镇压的快,但是对汝南郡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

此番造反的贼众,虽只有三千有余,但是他们在周边乡里,祸害的太重了,百姓因而遭殃者,超过七八万,以至于四县农田荒废,耕牛不存,屋舍凋敝。

但是这次民变,被洛阳那边给压下来了,知道的人很少,杨约认为,宇文恺应该会上报皇帝,但绝对不会对其他人说。

造反这种事情,能不让人知道,最好不要让人知道,就怕有人跟着学。

而杨铭在听完裴淑英的话后,对于裴矩的观点深表赞同,不说别的,将来如果他外出领军作战,京师一旦告急,势必殃及自己的家卷,他可不希望这种情况出现。

就像李渊在太原造反的时候,忘了把儿子李智云从大兴叫走,以至于被阴世师给剁了。

自己的家人,必须保护好,谁知道将来会是什么世道呢?

“既然这样,你就跟着阿楼学吧,她骑射武艺皆通,也不是外人,”杨铭点头嘱咐道。

裴淑英却是忽然蹙眉:“这么说,你跟阿爷的想法一致,你们俩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怎么会呢?”杨铭赶忙陪笑道:“裴公的顾虑,我是理解的,毕竟我将来很有可能经常外出征战,你们不在我身边,我也很担心,毕竟我走的时候,会带走府上部曲,以至于王府的防卫空虚,你们的安全也会受影响。”

裴淑英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尤其是眼下储君未明,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茵绛常常跟我说,要防范每一个人,如今看来,她是有远见的。”

接着,她又说道:“我与阿楼并不熟悉,人家终究是伺候圣后的人,我不能以下人视之,你最好帮我跟人家打个招呼。”

杨铭点了点头:“这是很有必要的,不单单你要学,茵绛淑仪他们都要学。”

裴淑英嗯了一声,靠进杨铭怀中,

“你不要动,我想在你怀里睡着,等我睡过去了,你再将我抱至床榻。”

杨铭点了点头,脸颊贴在妻子头顶,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嘴里哼着忘了是从哪听来的歌谣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