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父隋炀帝 / 章节正文阅读

五六七章 朝廷的态度(2 / 3)

作品:《家父隋炀帝

杨铭冷哼一声:“国事重大,全靠猜啊?你觉得能落到实处,就能落到实处了?”

“是臣考虑不周,太子教训的是,”李浑赶忙道。

杨铭不说话了,玄感可乐坏了,一个劲的偷笑。

杨约继续道:“陛下拨的这六百万石粮食,就是六百万,运输之损耗,不能算在里面,粮食是从洛阳兴洛仓调拨,走运河分往河北山东,鱼俱罗和张须陀已经证明,他们俩对地方的治理,是有能力的,应授使持节,监督粮食下拨,确保用在正途。”

杨广点头道:“卿的建议,朕深表赞同,谁敢吃朕的抚民之粮,朕要他的脑袋。”

“陛下圣明,”牛弘道:“御史台、司隶台,也应派遣官员巡查山东河北,去年的那场大乱,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处理,有没有谁借机兼并百姓土地,或是囤积居奇,还有那些抬高粮价的商人,都要调查清楚,因为就是这些人,在给朝廷泼脏水,民乱也是由此而来。”

杨玄感听了之后无动于衷,内心稍微有点担心,正常来说,没有人敢查他,就算查到,他也可以推给下面的人。

但问题是,司隶台是杨约管着,没事,但是御史台,现在是裴蕴。

老裴家会不会搞什么幺蛾子,他也说不准。

接下来,杨广分别册封鱼俱罗和张须陀为河北、山东安抚使,授使持节,有专杀官员之权。

他肯定不愿意自己的一片好心,被下面的官员糟践了,虽然杨广很清楚,下面不贪是不可能的,就是贪多贪少的问题,喂不饱官的时候,不要想着喂饱百姓。

皇帝和老百姓,是不会打交道的,杨广今次之所以这么大方,是怕再出乱子。

而六百万石粮食,分给河北的有四百万,别看河北这次的乱子不大,但是那边要是起了乱子,可比山东难收拾多了。

一直到晌午,民部才和张须陀合计出一个详细的方案,并且会派官员与张须陀一同回去,负责粮食调拨。

杨铭直到此刻,除了冲了李浑一句,都没怎么说话,搞得宇文述非常心虚,他就怕太子提他儿子的事情。

“兵部的复盘,结束了没有,”杨铭一开口,宇文述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怕什么来什么啊,不是冲着我儿子,就是冲着我。

段文振点头道:“已经在做最后整理,明天就可以呈给陛下和太子。”

“这么巧啊?”杨铭沉吟片刻:“明天我去兵部瞧瞧去。”

“臣恭候殿下,”段文振点了点头。

接下来,张须陀可以走了,因为这里没有他的位置,吏部侍郎崔君肃负责给人家送行,也走了。

“岭南二十郡太守,只有七个是朝廷下放的,剩下的都是照顾你们当地,但是今后不行了,”裴矩看向冯盎道:“朝廷至少会对十五个郡的太守,直接安排,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杨铭听到这句话之后,内心忍不住叹息一声,裴矩的话,肯定是老爹的意思,这么苛刻的条件,老爹这是在逼岭南啊。

听起来好像没有毛病,做为大隋疆域,岭南一直搞本土世袭,朝廷肯定是不能容忍的,但是一下子改的太急,也不合适。

毕竟岭南直到唐朝中期,朝廷对他们那里,还是采用“放归法”,也就是对部分地区实行宽松政策,允许当地部落自主管理本地事务,毕竟要考虑当地实际情况。

而裴矩的这个法子,有点过激,冯盎和宁长真肯定不能接受。

杨铭算是看出来了,这场谈判,两边都不是真心的,老爹恐怕是有意动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