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隆唐 / 章节正文阅读

隆唐 第八十八章:风起(2 / 2)

作品:《隆唐

    张文表周身突然围起一股盾兵,仗着兵盾坚固,肆无忌惮的列马靠前,挑衅的看着城上的守军。

    “取我长弓来,给这杨师幡,送份大礼。”张文表话音刚落,后方有一兵卒立刻奉上三寸之长的百石弓。

    张文表又在弓头上穿入一巾帕,抬手对着杨师幡拉起长弓。

    嗖!

    箭羽刹时射向城上,杨师幡并未惊慌,只一个侧身躲过箭锋,随后右手紧紧抓住射来的箭身,取出被箭锋穿叉的巾帕。

    “上面写的什么?这张文表什么意思?”廖简趴下半刻,随即起身凑向杨师幡手中的巾帕。

    却见巾帕上写着赫然两个大字“朗州”

    只看了一眼,杨师幡,廖简便会了意,张文表分明是知道了长沙府是一座假都,并且已经兵分一路去杀武平幼主周保权了。

    “醴陵...不能守了!”

    ......

    武平北境,三江口

    “父亲,武平的南北二军已经打起来了,我们何时出兵南下。”此时的荆州军兵马副使,也就是林仁肇的儿子林彦言辞和正而询。

    且说,这个时候林仁肇从长沙府返回三江口已经多日,至于为何和谈之后李煜便远程遥控他,让他切勿参战,他也是难以理解的。

    不过,上次在南平被李煜一顿骂,他也老实了不少,没等到李煜的指示,他现在也是不敢轻举妄动。

    只是李煜这一次传来的指示,让他完全不能理解,打了二十多年的仗,还从没见过这种打法。

    “圣上说...让我们从三江口西进,去蜀国边境的夔州待战。”

    “夔州?为何要去蜀国边境,难不成,让我们去主动攻打蜀国?”林彦微微俯首,略有疑惑的再次询道。

    “不,不是西蜀国,圣上说...夔州边界的巴东关,会有兵马南下入武平,让我们在那里等着,等到谁,就打谁。”林仁肇若有所思,手抚长须缓缓言出。

    “蜀国孟昶一直没有出兵的动向,那...圣上这是要我们去截谁?难不成...”林彦只端着下巴开始分析,不再发问反驳。

    “若为父猜的不错,可能是宋军!”

    “宋军?原来如此,圣上一直没有放下对宋国的警惕。”

    也正如李煜密诏所猜的那般,提前让林仁肇去夔州截人,确实让人难以预料。即便是李煜也不清楚究竟能不能截到宋军,不过,能不能截到已然不重要了。

    因为在李煜这时的谋划中,宋军,必然是要入武平的,既然宋军想来掺和一脚,干脆就遂了宋军的意。

    而宋国京西南路之下的荆襄三州之地,已经不再为南平高氏所主,所以宋国要南下必然要麻烦一些,那就是绕路。

    绕路是不难猜测的,因为宋国这个时候要入武平必然要从蜀国借道绕路。

    而难猜的便是,无法断清宋军是何时与孟昶交涉借道,又是何时出兵绕路南下入武平,现在又是否快到了夔州。

    “这段时间,大唐的路走的太顺了,圣上一直图谋南国,宋国毫无动作。”林仁肇提起手中的囚龙棒,缓缓走出营帐。

    “父亲所言极是,宋国...老实的有些可疑了!”林彦紧跟着林仁肇,在后方沉思的半刻,轻声言道。

    “不错,南平被吞并,宋国来不及反应,武平有了情况,宋国鼻子尖,虽然主力在北境与汉辽联军交战,但南境不可能一直这么安生。”

    “武平这口锅已经乱了,现在犯不着我们再去搅混,即刻准备,发兵夔州进军巴东关,一切按天子密诏行事。”林仁肇转手将虎符递给林彦,随后入帐开始催促李煜派来的行军司马开始写密诏。

    林仁肇出身闵地,是一字不认的,所以只能催促李煜派来的行军司马来写,而这个时候的行军司马大多是由中央指派文官来担任的。

    “杨先生,敢问这密诏,是否会发往金陵?”林仁肇束手于案后,对着行军司马杨溥轻声而询。

    “天子在哪,密诏自然要去哪...将军,还是莫要多问。”行军司马杨溥对林仁肇提出的问题不以为意,转身负手出了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