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章 苦心(2 / 2)

作品:《大臣们求着我登基

其实,代王并不是胸无半点墨的人。他在成年前,在文德殿读书的时候,他读书读的还是不错的。只不过后来他进入军营后,变得很少读书。在军营里,他和粗鲁的将士们朝夕相处,染上了不少坏毛病。最严重的是他做事跟那些将士一样,不先深思熟虑,而是靠打仗来解决。还有,他以前在宫中学的规矩礼仪也懈怠了。这几年,御史经常参奏代王毫无规矩,失礼。

周武帝让代王多读书,是希望他日后用脑子做事。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代王明白一些事情。

代王抠了抠脸,小声地为自己辩解:“父皇,我可不是草包。再说,我经常看兵书。”

“朕要你多读书,不是只让你看兵书,而是要你多看看其他书。”

“其他书?”代王说道,“我小时候读过了啊。”

“小时候读了,长大就不用读了?”周武帝拿起御桌上的一本《论语》朝代王扔了过去,“书要多读。”

代王捡起周武帝扔来的《论语》,乖顺地说道:“儿子知道了。”

“滚吧。”

“儿臣告退。”代王原本打算去见荣贵妃的,但是宫门马上就要下钥,他只能先回府,明日下了早朝再去见荣贵妃。

“这个臭小子还是没有长进。”周武帝边摇头,边说道。

“皇上,您方才不是说代王殿下没有让您失望吗,怎么现在说代王殿下没长进?”

“在平定梁州战乱这件事情上,老二的确没有让朕失望,但是,”说到这里,周武帝一脸深意地说道,“其他方面没有一点长进。”

“所以您才让代王殿下多读书吗?”皇上把孔太常的小女儿赐婚给代王殿下,绝对不是让代王殿下多读书这么简单。

周武帝没有回答孙奎这个问题,而是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就看他明不明白朕的苦心了。”

孙奎:苦心?

皇上把孔太常的小女儿赐婚给代王殿下做侧妃,不就是想让代王殿下得到天下读书人的支持么。难道不是?

算了,这不是他一个奴婢该想的事情。

代王一出宫,就见宣平侯和宣平侯府的世子正在宫门口等他。

宣平侯父子二人先向代王行了礼:“殿下。”

代王扶起宣平侯,亲切地唤了一声:“舅舅。”

宣平侯把代王从头上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遂说道:“瘦了不少,这一仗吃了不少苦吧。”

“这点苦不算什么。”

“爹,有什么话等到家再说,先让殿下上车吧。”

“殿下,先去我府里,我已为你准备好接风宴。”

“好。”

上了马车,宣平侯没有急着问代王,周武帝对他说了什么。而是先问他在梁州有没有受伤,有没有落下什么后遗症。

“是受了些伤,不过现在已经没事了。”每次打仗都会受伤,他已经习惯了。对他来说,只要不死,不管再重的伤都不算伤。“父皇说他让我娶孔太常的小女儿为侧妃是为了让我跟孔太常的小女儿多学习,还让我多读书……”

代王把周武帝方才对他说的话,跟宣平侯说了说。

“舅舅,你说父皇是什么意思,父皇是认真的吗?”

宣平侯想了想说:“殿下,你不要多想,皇上这么说不过是个借口,一个让你迎娶孔太常小女儿为侧妃的借口。”

宣平侯笑道:“殿下,为了您日后的前途,皇上真是煞费苦心啊。”

宣平侯的世子说道:“皇上这是看重殿下,才会为殿下这么周全的谋划。”

代王满脸笑容地说道:“父皇一向疼爱我。”

宣平侯突然想起当年的事情,微微叹口气道:“如果当年先帝不和谢家合作,殿下你早就是太子了。”

“过去的事情不用在意了,如今父皇要把原本属于我的太子之位还给我。”代王说着,扬起嘴角冷笑道,“我早就猜到父皇对谢家不满,不会让有一半谢家血脉的赵暄登上那个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