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一章 秘宝(2 / 2)

作品:《大臣们求着我登基

他又问道:“为什么不像对付扬州那群世家那样?”

“因为怕打草惊蛇。”八皇子语气深深地说道,“扬州那群世界可比不上京城的门阀们。虽然谢家、王家、荀家、袁家他们因为各自的利益而不和,但是一旦王家出事,荀家和袁家他们就会联合起来。”

继续道:“这些门阀世家联合起来的势力是不容小觑的,所以只能一个一个除掉他们,让他们无法联合起来。”

“原来如此。”孔远道,“谢殿下教诲,臣受教了。”

“父皇似乎有别的打算。”

“皇上有什么打算?”

“父皇心里清楚不能像铲除扬州的那群世家一样除掉京城的门阀。再者,扬州那边世家的下场,也让京城的门阀世家警惕了起来。”八皇子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棋盘,“你说父皇到底在谋划什么?”

孔远想了想说:“臣想不到。”

“我总觉得父皇在憋大招。”【憋大招】这个词是八皇子跟赵曜学的。“而且,我感觉父皇就要动手了。”

“殿下,不管皇上做什么,都与我们无关。”孔远也看不惯那些世家。

“我们可以把这趟水的搅的更浑一些。”八皇子这语气听起来很是唯恐天下不乱。“不过,目前只能静观其变。”

“殿下,太子的人收受贿赂,又抢占田地,还有强抢民女一事什么时候上奏?”

八皇子思索了下说:“明日就透露给代王的人知道。”

“是,殿下。”

“这些人对太子和镇国公他们来说不痛不痒。”八皇子又说,“过两日,再把代王的人贪污犯法一事透露给太子的人知道,让他们狗咬狗。”

“殿下英明。”孔远想到四皇子,迟疑了下开口,“殿下,四皇子呢?”

“暂时不用管老四。”八皇子说着,突然轻笑一声,“我倒希望老四赶快发展他的势力,可惜以老四的性子,他不会这么着急的壮大自己的势力。”

“殿下,恕臣直说,四殿下日后会是您最大的敌人。”孔远劝说道,“如果不能趁四皇子羽翼丰满之前除掉他,日后您再想除掉他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我知道,但是现在老四动不得。”八皇子眼底划过一抹幽深,“在我成年封王去封地之前,我是不能暴露的。”

“殿下思虑的是。”

“不过,有老四这个强敌在,日后的日子就不会那么无聊了。”八皇子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如果日后就剩下我,那未免太无趣了。”

“以殿下的睿智,四皇子不会是您的对手。”

八皇子一脸深意地笑了笑,旋即没有再说四皇子,说起安南国一事。

因为颜华荣镇守在南疆,他们在安南国的动作不宜太大。当然,除了八皇子他们的人,还有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的人都小心翼翼。

这时,余海走了进来。他先向八皇子行了个礼,旋即把手中的一封信递给八皇子。

八皇子丢下手中的棋子,从余海手中接过信。看完信,他面上露出一抹愉悦的笑容。

“果然如此。”

见八皇子一脸笑容,孔远有些好奇地问道:“殿下,发生了什么好事?”

八皇子把手中的信递给孔远,笑着说:“你看看。”

孔远接过信,细细地看了看,旋即面上也露出喜色。

“殿下,果然被您说中了,这谢实的镇西将军果然有名无实。”

“好笑的是镇国公他们却不知道,还引以为豪。”八皇子笑道,“父皇这一招真是厉害。”

“镇国公府想要军权,皇上便成全了他们。”孔远说,“只怕镇国公以为他们谢家已经彻底掌控了西北十万将士。”

“镇国公明知道父皇的不怀好意,但是他却甘愿上当。“八皇子满脸嘲讽的笑容,“镇国公觉得他比父皇聪明,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

孔远蓦地想起一件事情,忘了跟八皇子说:“殿下,这两日,臣打听到一些南魏的事情。”

八皇子听到“南魏”两个字,眼前陡然一亮。他的面上不由地露出一丝激动的神色:“你打听到什么?”

孔远说道:“南魏还有人活着。”

“真的吗?”八皇子的反应忽然变得非常剧烈,“他们现在在哪?”

“听说逃到骠国和扶南那边去了。”

“可知到底是什么人?”这么多年,终于有了南魏的消息。

孔远微微摇了摇头说:“不清楚。”

“去查,派人去查。”母妃临终前,曾经交代他一件事情,让他一定要找到南魏的人。

孔远微微皱起眉头,面露不赞同地说道:“殿下,臣劝你最好不要再调查南魏之事,一旦让皇上知道您暗中调查南魏,您就完了。”

“有些事情得弄清楚,所以必须找到南魏的人。”母妃临终前告诉他,南魏有一批秘宝,在这秘宝中有失踪已久的玉玺。

卡文了,写了一天才憋出这么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