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不回京城(2 / 2)

作品:《大臣们求着我登基

“代王是你父皇的长子,又立下过不少战功。看在代王的面子上,你父皇应该会立荣贵妃为皇后。”贺莲芳又道,“最重要的一点是荣贵妃是你父皇母族的人。你父皇母族的人就剩下宣平侯府和荣贵妃了。”

“父皇不会立荣贵妃为皇后的。”

听赵曜说的这么斩钉截铁,贺莲芳打趣道:“怎么,你觉得你父皇宠爱你母妃,日后会立你母妃为皇后?”

“这更不可能,父皇绝不会立母妃为皇后的。”

“那你认为你父皇会立谁为皇后,李妃?”英贵妃没有子嗣,是不可能立为皇后。

赵曜:“父皇不会再立皇后了。”

这个答案是贺莲芳没有想到的,“后宫不能没有皇后,就算你父皇不想再立皇后,大臣们也不会同意。再者,后位的作用很大,能牵制前朝后宫。”

“二叔,你觉得我父皇会理睬大臣们的抗议吗?”皇帝的一群儿子中,真正了解他的是赵曜,“就像你说的后位非常重要,所以父皇才会让它空下来。”

贺莲芳听后,理解赵曜这番话的意思。

“你打算拿先皇后的事情对付皇后?”

赵曜点头:“对,先皇后的死是皇后所为,爆出这件事情,皇后必废。”

“先皇后被皇后害死一事,你并没有证据。”很多年前,赵曜就请贺莲芳派人调查先皇后的死,但是老镇国公夫人太厉害了,没有留下一点证据,就连蛛丝马迹都没有。

赵曜是没有证据,但是他有办法让谢皇后自己承认。

“我可以先把皇后害死先皇后一事传的满京城皆知,二叔你觉得皇后听到这样的传言还能坐得住吗?”

“只是传言,没有证据,皇后不会承认的。”皇后再蠢,也不会蠢到自己承认。

“二叔,传言传多了,就会有很多人相信。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大臣们和百姓们会不怀疑皇后吗?”赵曜诡笑道,“父皇不会怀疑吗?再说,父皇正等着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废掉皇后。”

贺莲芳微微颔首道:“这就是你说的舆论战。”

“二叔,人言可畏啊,再加上皇后本来就心虚。”赵曜原本打算把皇后害死先皇后一事用在最关键的地方,现在只能提前用了。不过,这个时候用也不差。“再怂恿代王的人提议立荣贵妃为后。”

“谢家人会以为是代王派人散布的谣言,等皇后被废,景王和谢家人会更加痛恨代王。”贺莲芳赞赏道,“一箭双雕。”

“是一石三鸟。代王和景王势不两立,势必会置对方于死地,届时双方斗的更厉害,就不会有功夫找我和母妃的麻烦。”

赵曜又跟贺莲芳说了一会儿后,这才回到自己的院子。

“同喜,你去把梁灌叫来,我有事找他。”

“奴婢这就去。”

少顷后,梁灌来到王府。

“殿下,您找我。”

“你替我回一趟京城。”赵曜跟梁灌说了下潘才人自缢一事,接着嘱咐他道,“三母妃在宫中自戕,又是在过年前,这是大忌讳,也是大罪,她的家人肯定不敢,也不愿意让她葬入祖坟,你回京城后,替我送三母妃回梁家。”

“是,殿下。”

“我会写信给外祖父,请他老人家认三母妃为女儿,这样三母妃就能堂堂正正地葬入梁家祖坟。”赵曜继续交代道,“如果有合适的人选,过继一个孩子到三母妃的名下,这样三母妃就有人祭拜。”

“殿下考虑的周全。”

“葬礼在扬州办,办的隆重些。”他能做的只有身后事了,让三母妃风风光光地下葬。“再请高僧为三母妃做法事。”

“是,殿下。”

“我刚刚说的事情让外祖父他们不要跟母妃说是我安排的,就说是你们的想法。”

赵曜又叮咛一些事情,这才让梁灌离开。

等梁灌离开后,同喜给赵曜端来一杯安神茶。

“殿下,喝杯安神茶缓缓心神吧。”

赵曜没有喝。

“殿下,潘才人的死不是您的错,您不要埋怨自己。”

“如果我把玻璃交给朝廷,就不会引起代王和景王他们的眼红,这样三母妃就不会死。”赵曜满心愧疚,“真正害死三母妃的人是我。”

“殿下……”同喜嘴笨,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赵曜。

赵曜挥了挥手,示意同喜退下去。

同喜满脸担忧地退了出去。

赵曜双手交叉挡在自己的面前。他低着头,交叉的双手后面的一张脸面无表情。

对于潘才人的死,赵曜是非常难过,但是并没有到失去理智的地步。他不会为了潘才人跑回京城,之前在贺莲芳的面前一副失去冷静的模样,不过是装出来的。

二叔担心他失去理智,冲动地跑回京城送命,可事实是他非常惜命,绝不会为了此事回京城,让自己陷入危险。

赵曜的额头抵着双手,表情变得若有所思。

父皇特意让护龙卫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把三母妃的死告诉他是为了什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