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安阳公你可要好好谢谢四哥(2 / 2)

作品:《大臣们求着我登基

大臣们先向皇帝上奏正事,不过都不是什么大事。

这段时日,朝廷里除了发生之前的摊丁入亩等三项新政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新的一年的科举考试开始了。

今年的科举考试,会有乡试、会试和殿试。

上个月,京城各县的县试已经开始了。前段时日,县试的成绩已经公布。这段时日,府试已经开考。

礼部向皇帝汇报,全国县试中的一些成绩。

“皇上,今年的县试,目前只有岭南没有一人参加。”前些年,岭南多多少少有人参加科举考试,但是今年岭南却没有一个人参加县试。

“汉王因为此事写了折子向朕请罪,岭南今年没有人参加科举考试,并不是对朝廷不满,也不是对他这个汉王不满,而是岭南真的没有人能参加科举考试。”皇帝语气淡漠道,“不用管岭南。”

礼部尚书闻言,没有再说什么,乖乖地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御史们见大臣们暂时都不说话,知道他们说完事情,那么接下来轮到他们了。

一个接着一个的御史出列参奏武平侯他们。先是参他们身为朝廷重臣,竟然公然反对利国利民的三项新政策,说他们自私自利,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他们又参武平侯他们散布流言,蛊惑人心,诬陷皇上。

御史们一个个义正严词,一个个言辞犀利,丝毫不给武平侯他们的面子。

以武平侯为首的世家和权贵们被御史们说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一阵白,十分精彩。

大周的御史们基本上都是正直尽职之人。他们从不参与党争。他们无差别地对待大臣,该参的参,不该参的绝不乱参。

不管是在前朝,又或者在前前朝,御史们不可能各个忠心朝廷。他们有的会被太子收买,有的会被其他亲王笼络,然后在朝上作为一把锋利的刀,刺向他们主子的敌人。但是,在大周,御史们可不敢成为哪个皇子手里的刀。

其实,御史们也想提前战队,但是皇帝在,他们真的不敢。先帝在位时就说过御史是朝廷的耳目,绝不能结党营私,更不能成为某个人手中的刀。皇帝登基后,曾有御史支持太子或者代王,然后他们就没了。

皇帝曾经对御史台大清洗一次,剩下的御史都是忠心耿耿为朝廷。

御史们不怕朝中任何一个大臣,就连亲王也不惧,但是他们怕皇帝,是真的怕。主要是皇帝太狠了,说杀他们就杀他们,丝毫不留情。只要御史们敢有私心,运气好的话丢官,运气不好就小命不保。

为了小命着想,御史们不敢与任何一个皇子亲近。为了表示他们的立场,他们时不时会参奏皇子们,而且参奏的非常狠。当然,御史们也会说皇帝,皇帝有时候听,有时候不听。

对于皇帝丝毫不在意自己名声这件事情,御史们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自古以来,不管是哪个皇帝都会在意自己的名声,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不少皇帝都装模作样。但是,皇帝连装装样子都懒得装。

皇帝心想老子做皇上已经够累了,如果还要在意自己的名声,那老子岂不是要累死。再说,就算他想要维持好名声,但是等他死后,还是会有人更改历史,抹黑他的名声。他做皇帝是为了天下百姓,是为了大周江山社稷,他做了他该做的事情,问心无愧就好,至于名声好不好,他完全不在乎。名声好,又不能让他多块肉。名声差,又不能让他少块肉。

武平侯他们听了御史们的参奏后,急急忙忙地为自己辩解。皇帝这个时候才发现武平侯他们回来上朝了。

皇帝先关心地问他们,他们的身子没事了?身子休养好了?

他还非常贴心地说,他们为大周立下汗马功劳,为大周落下一身的伤病,让他们不要勉强自己,也不要急着回来上朝。又让他们继续在家好好休养,如果缺什么药材或者补品,可以跟他说。

武平侯他们一听这话,误以为皇帝要让他们“告老还乡”,吓得他们胆战心惊。他们赶紧说他们的身子养好了,还能再为大周效力,为皇上效忠。

皇帝满是兴味地看着武平侯他们,问道:“既然爱卿们养好了身子,那要不要继续静坐反对朕?”

武平侯和池阳侯他们忙说道:“臣不敢,臣有罪,请皇上责罚。”

见池阳侯他们这么快就妥协了,其他大臣都非常震惊。

“你们之前不是挺反对朕提出来的三项新政策么,怎么现在不反对呢?”

武平侯请罪道:“臣等愚昧,不明白皇上的苦心,求皇上责罚。”

“求皇上降罪。”

“你们这是觉得朕提出来三项新政策好?”

“皇上英明。”

皇帝听后,笑着说:“朕还以为你们对朕很不满,认为朕对你们刻薄寡恩。”

这一瞬间,武平侯他们吓得大惊失色,脸色变得苍白,额头上和后背上布满了冷汗。

“臣等不敢,臣等也绝无此意,求皇上明鉴。”

其他大臣见皇帝的脸色不对劲,也吓得跪在地上。

“是么?”皇帝的语气听不出喜怒,但是却让大臣们毛骨悚然。“你们真的不觉得朕苛待你们?”

皇上果然听说了谣言!

“臣等不敢!”

孙奎见下面的大臣们一个个吓得瑟瑟发抖,心里对他们充满了怜悯。

唉,皇上又使坏,吓唬大臣们。

“你们要是觉得朕苛待了你们,你们可以说出来。”皇帝的语气变得温和,“你们都是大周的功臣,朕不能亏待你们。”

“臣……皇上对臣等恩重如山,臣等没有什么不满。”

皇帝:“真的没有不满?”

大臣们:“没有。”

“行吧,等你们有了再告诉朕。”皇帝又关心地问道,“武平侯,你们真的不需要再休养一段时日?”

武平侯硬着头皮说:“谢皇上关心,但是臣等已经彻底康复,不需要再休养。”

皇帝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他朝孙奎使了个眼神。孙奎明白,高声地宣布道:“退朝。”

大臣们恭恭敬敬地送走皇帝。

等皇帝离开后,不少大臣直接瘫软在地上,尤其是武平侯他们。他们的脸色依旧惨白,眼底里还弥漫着恐惧。他们这副劫后余生的模样,好像刚才从鬼门关走了一趟一样。

皇帝:无聊的时候,吓一吓大臣挺好玩的。

孙奎:大臣们真可怜。

大臣们:(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