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大国院士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零九章:新的物理大厦(3 / 3)

作品:《大国院士

就像是爱德华·威腾弄出来的弦理论和M理论一样,要证实它遥遥无期,或许需要两个世纪、三个世纪甚至更远的时间。

但同样的,要证伪的话,从目前的物理学界来说,并没有人能够推翻弦理论和M理论。

因为它的确做到了逻辑自洽,且理论存在。

从这方面来说,难度可谓是相当大了。

因为你不仅要懂这颗粒子,还要懂各种其他的物理学。比如相对论、牛顿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等等。

而且还不能是一知半解的那种懂,得是相当深入了解的懂。

否则被其他的大佬一看你的论文和理论,‘唰’的一下就给你指出漏洞或者问题了。

所以绝大部分押宝的人,基本都失败了。

在物理学界的历史长河中,也仅有那么一两个幸运而已。

比如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他是法国的理论物理学家,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德布罗意一开始并不是学物理的,他是一个富二代阔家大少,学的是历史。

后面因为家族关系上了个好大学,跟了个好导师,又凑巧发了篇半猜半学术的毕业论文被爱因斯坦注意到了,引来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结果最后物理学界发现他猜对了,然后这位大佬就顺手收了个诺贝尔奖。

当然,在学术生涯后期,德布罗意本人的物理水平并不低。

哪怕他一开始并不是学物理的,但后在进入物理学界后,依旧以极快的速度补齐了物理方面的学识。

不过他在大学期间提出的“物质波”概念,的确是半猜半蒙的,这幸运可以说是天之子了。

而相对德布罗意来说,在物理学界的历史中,做出各种著名理论并证实正确的,基本都是对物理钻研极深的物理学家。

比如爱因斯坦,比如波尔,比如普朗克等等。

因为没有浑厚的物理学知识打底,根本就不可能做出什么正确的理论和判断。

在数学物理等理科领域,即便是偶尔出现一些气运之子,但终究还是要靠真实力说话的。

而对于惰性中微子的剩余数据预测、暗物质的性质与数据预测这些东西,徐川自然也不会错过。

早在当初分析出3sigma置信度的惰性中微子迹象时,他就已经对惰性中微子的剩余未观测出数据进行了预测与公布。

毕竟这本身就是他自己在未来的成果,没必要让其他人拿走。

甚至如今arxiv预印本网站上的理论,有很多都是以他之前公布出去的预测理论为基础建立的。

毕竟在很多人眼中,与其自己耗尽心思去做一些不知道是否能成功的理论,还不如跟着这位大佬的背影走。

大佬的理论肯定比自己的靠谱,再在上面进行一些拓展和扩充,就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了。

成功率肯定比自己瞎蒙要更多。

对于这些投机取巧者,徐川也没太在意。

他重生前对暗物质的研究和观测才起步没多久而已,后面到底有什么东西,他都不知道,更别提其他人了。

如果这能被他们蒙到,也算是运气了。

和某位美女姐姐py一波,九组老精品大佬了,新书文娱,作者人美心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