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独治大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十七章 京山风波4(2 / 3)

作品:《独治大明

京山城的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很多稍微落后的百姓压根进不了县衙,只是他们并不愿意离开,而是选择留在县衙门前广场探听里面的消息。

天空的阴云正在变薄,东边的天空出现了一片乳白。

京山县衙如期升堂,重审胡大牛的案子。

事情发生了一点小插曲,王越原本想要亲审此案,但按察使杨继宗表态道:“钦差大人,要不将此案交由下官来审吧?”

王越考虑到自己身份有逾越的嫌疑,加上自己替胡大牛平冤的说服力确实要差一些,便同意交由杨继宗来审。

倒亦不需要担心杨继宗徇私,且不说自己就在旁边看着,杨继宗的官声亦算是响彻大明,这一点官员操守还是有的。

黎光明听到是由杨继宗来主审,不由得暗叹了一口气,同时给慌慌张张的肖知县递去一个少安毋躁的眼神。

事情的发展已经远远出乎他的意料,原以为王越永远都没有机会复起,但没想到竟然给陛下如此重用。

现在得到皇恩的王越毅然像是一座高山,即便他是京山县的地头蛇,亦得乖乖地向王越匍匐在地。

“升堂!”

身穿三品官服的杨继宗端坐在公堂上,整个人彰显着官员的那份威严,握起惊堂木便重重一拍道。

“威——武”

公堂两排手持水火长棍的皂班衙差用棍的一末端捣向面前的青砖,嘴里配合地一起喊着威武之声。

刚刚胡大牛案子的人证再度被传唤到公堂之上,但现在形势已经不太相同。

王越坐在左侧的椅子上旁听,后面站着四名威风凛凛的锦衣卫,看到出现的两个证人眼睛难掩那一份杀意。

虽然胡大牛的死不能全归咎于这两个人证,但正是他们的伪证才让胡大牛蒙罪,进而胡大牛被迫以撞石的方式了结自己的性命。

杨继宗按照审案的流程再次询问了一遍,只是发现肖知县的判法似乎并无不妥,便带着几分困惑地扭头望向旁边坐着的王越。

王越自然知道不能指望杨继宗审出案件真相,便递向自己孙子一个眼色。

王煜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当即对跪在堂中的八字胡掌柜询问道:“赵掌柜,你的店里明明只有两个小二,但为何有四把秤呢?”

“王公子,你不通商贾之道,所以才有此疑惑!这做买卖要考虑方方面面,万一其中一把秤坏了,那么就要关门停业了吗?再说了,若到了年关之时,买盐之人势必增多,那时我亦好亲自上阵,所以备着多两把秤便可防患于未然!”赵掌柜显得像模像样地解释道。

堂下的百姓初时亦觉得多备两把秤有些古怪,但听着赵掌柜如此解释,又觉得这种做是合情合理。

“本公子确实不通商贾之道,但却能看出你并非良善!”王煜的目光落在赵掌柜身上,显得十分肯定地道。

旁听的黎光明当即表示不满地道:“王公子,你虽是钦差大人的嫡孙,但无凭无据岂可如此冤枉我家盐行的掌柜呢?”

“王公子,你岂可如此冤枉小人!”赵掌柜得到黎光明的庇护,亦是显得满腔委屈地道。

王越的眉头微微蹙起,发现这个案子比想象中要棘手。